元宵香甜 乡情绵绵



春风轻拂柳,桃花映窗外,年味兴致尚未尽,一轮皓月又入怀,元宵钟声已敲响,年的味道又来临。

元宵到来,身却在外,难忘当年母亲做的高粱汤圆,是我的味蕾所爱,自磨糯高粱粉,芝麻红糖馅,褐红圆滑,甜糯香软,那是儿时幸福的感受。虽然父母已不在,我也已年迈,却仍难忘怀。


难忘那时高沙古镇的街头巷尾,人流如潮似海,走马灯琳琅满目,龙灯狮舞,高跷渔鼓,祁剧大戏,各显神通,令人目不暇接,遍地欢歌笑语,只为把热闹承载。

追忆昔日灞陵桥的繁华,商铺林立,煤气灯,煤油灯,万家灯火。挑担摆摊,卤味腊菜,乡土小吃,香味飘逸而来,吆喝叫卖,声声入耳,好一幅市井烟火景色。

难忘在长裕街围观燃放烟花爆竹,噼噼啪啪,火花绽放,随着爆竹声声,心情仿佛一同舞动。更有顽童,爆竹插入烂泥中,砰声之后,稀泥四溅,留下戏谑的笑语。

少不了在十八茅湾上演捉迷藏游戏,明月皎白,钻在九曲十八弯的巷子里,东躲西藏,嬉戏打闹,浑身灰土,童少时光,难忘稚拙的快乐。

多少次在黄家码头乘渡船复返复回,那靠泊在蓼河旁的帆船,时而闪耀着点点渔火,忙了一天的母亲河,在夜色中静静地流淌。身随船儿的摇弋,轻抚蓼水清波,尽显童少的无忧。

忘不了曾在茅铺垅,菜园里,柳山里闲逛穿梭,看鸟儿飞过,看花开朵朵。吹过茅铺垅的风,拔过菜园里的葱,还登上柳山里的排木。

也曾经为五分钱焦虑发愁,多次爬在人民会场高高的窗户,不顾冒险,吊在上面偷看电影,哪怕只一眼,斥责也无怨,即使遭驱赶,仍然“初心”不变。

再忆家乡元宵节,那是一抹亮色的童年,岁月的流转,已经变成了一个昔日的遥远,成为一段模糊的往事,无论身在何处,家乡都是心中的温暖。

青少向往去远方,老来思乡情如潮。只有家乡的灯火,才能照亮归途,家乡的元宵,永远在心中。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吉祥如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