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玉米品种不受骗(三):高抗茎腐病是底线,不能高抗很危险
观摩玉米品种不受骗(二):手拉玉米茎秆,找到“高抗双倒”品种》:因为,玉米茎腐病是玉米最容易发生,而且减产幅度最大的病害。
据徐作珽等统计,山东省夏玉米病株率一般为 20~30%。
我国 12个发病省区由茎腐病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约为 25%。
而且,茎腐病又主要分为“腐霉菌茎腐病”和“镰孢菌茎腐病”和2种——造成玉米植株“黄枯”或“青枯”,同时容易诱发玉米倒伏和茎秆折断。其次也兼用“赤霉菌茎腐”和“炭疽菌茎腐病”和“细菌型茎腐病”3种,合计5种类型的玉米茎腐病。
请注意:审定公告中的“抗茎腐病鉴定”一般只鉴定“镰孢菌茎腐病”1种。
但是,腐霉菌茎腐病偏好潮湿的环境,主要分布在黄淮海部分地区。
以轮枝镰孢菌为主的镰刀菌会引起镰刀菌茎腐病,该病主要在湖北、河北等地等在干热地区流行。
炭疽茎腐病,这一病害主要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细菌引起的茎腐病分布较为广泛,一般在贫瘠的地区较流行。
通常情况下,某一地区茎腐病不是由单一病原菌引起的,而是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的结果。
如,山东等地以腐霉菌和赤霉菌侵染为主。
又如,吉林省玉米茎腐病主要致病菌是赤霉菌、镰刀菌和腐霉菌。
只有一些有社会良知的种业公司和有社会良知的品种推广者,才主动委托第三方检测2种茎腐病。

上图,左为感茎腐病品种,右为高抗多种茎腐病的品种,河北九抗保收农业科技公司供图。
下面多图,是为多种茎腐病的不同表现:









顶级玉米品种:高抗2种以上茎腐病,=等于抗病能力90%以上,如“十星三号”,“安保丰九号”等。
上等玉米品种:对其中一种属于“高抗”,对另外一种“抗”或者“中抗”,=抗病能力3/4,如“洪雨7号”,“洪雨9号”。
中等玉米品种:只能对一种茎腐病“高抗”,对另外一种属于“感病”,=等于发病概率50%。
下等玉米品种:对2种茎腐病都属于低级抗性,=等于容易早衰,减产20%以上,如河北种业圈的骗子李X平的玉米红轴品种都是“感茎腐病”或“高感茎腐病”品种(以审定公告的抗病鉴定数据为准)。因为,不能活秆成熟的品种至少减产20%。
抗病等级分5等,只有“高抗”属于高抗>抗>中抗>感>高感。请注意,“抗”或“中抗”基本上等同于“容易发病”(只是发病的程度稍微轻一点点而已)。所以说,只有【高抗茎腐才有效】。

另外,个别品种容易发生的“炭疽菌茎腐病”。比如2018年在河北某市,“X信978“白轴品种出现了这种病害(而且这个白轴玉米品种,竟然又非常容易茎折)——当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王晓鸣教授亲自在田间取样后检测而确定的“炭疽病茎腐病”。
所以上,在玉米品种观摩时,一定要走到田间深处去观察,如果发现一些品种的茎秆质量不好,或者根茎部异常,或者出现“青枯”或“黄枯”等早衰现象,排除掉这个品种,不要犹豫,因为,下一年一旦发生,就是你家玉米的大减产。
下期刊载《观摩玉米品种不受骗(四):高抗锈病也是必须的》。


以上是具有30多年农技指导经验的,一直“站在种植户立场”而讲真话、讲实话的“十星科技”团队(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旗下抖音号“十星科技”、公众号“十星玉米科技”),只为一部分中上等科技素质的种植户提供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十星科技”(或者抖音上搜“十星科技”沟通),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