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
“寒症不就是身体畏寒、手脚冰凉吗,有啥大不了的?”小康爱一直这么认为。 但其实,寒症有不同的类型,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除了畏寒畏冷和手脚冰凉外,还有很多隐藏的体寒症状,比如,总是有不安感、看东西昏花、记忆力衰退、没有干劲、睡不醒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寒症”导致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是什么? 【导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的阴气、阳气;也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肺肾二脏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但笔者认为,此两种解释有失偏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阴阳,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的阴气、阳气;也有学者认为是指人体肺肾二脏收、藏之气和肝心二脏的生、长之气
本文摘要:初秋来临,白天虽仍有热感,但夜晚的温度已算是炎热。中医指出,对应这种由阳盛渐渐变成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新陈代谢大自然也转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那么,入秋以后,我们的饮食要如何调整呢? 中医道家美称“秋冬养秽”的原则,秋季道家不应留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以定
阳虚型体质怎么减肥呢? 在中医领悟,我们的体质被分为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在我们身边有很多阳虚体质的人存在,特别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阳虚体质的女性容易出冷汗、精神不济,即使这样一些阳虚体质的女性还是想减肥,不过该如何减肥呢?如果你属于阳虚体质并且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哦!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瑜伽、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风湿骨关节病、痛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其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内分泌风湿一科在2016年度继续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望广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痛经患者及家属积极参加,咨询电话:8738810,8738811
为你介绍马蹄粉营养与选购,以及马蹄粉的166种做法。 荸荠粉又叫马蹄粉,纯正的是用生马蹄直接加工而成的,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C、植物蛋白、磷质,有清热去湿解毒的功效。 荸荠粉中含大量的淀粉,加上低聚糖和单糖,占干重的86%以上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太平洋家居网 生活频道】冬至又名‘一阳生’,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进补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但不是说入冬就开始忙着服补品、喝药酒,冬至是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的时期,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在冬至进补才有效果,尤其是阳气虚弱者与易患冬病者最该在冬至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