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
近日看到一本《金刚心陀罗尼经》,读时感觉不太像佛经
近日看到一本《金刚心陀罗尼经》,读时感觉不太像佛经。后查阅CEBTA电子佛典,也查不到此经。后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知道此“《金刚心陀罗尼经》”又称《金刚心总持论》,有的网友也以做过分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良马。四能具足。当知是良马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良马
一佛二弟子是指佛祖释迦牟尼佛与他的弟子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
一佛二弟子是指佛祖释迦牟尼佛与他的弟子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佛祖左边年长抱拳的一位是迦叶尊者,右边年轻合掌的一位是阿难尊者。迦叶和阿难是释迦牟尼最亲近的弟子,被佛教弟子看作是佛身边的胁侍
印度舍卫城,佛陀为大众说法
印度舍卫城,佛陀为大众说法。 印度舍卫城,佛陀为大众说法。有一位年轻人每晚都会来听佛陀说法,如此过了好多年,年轻人却从未将佛陀的教导付诸实行
东方的毗舍离比丘众与西方的耶舍长老对佛教戒律的不同态度
东方的毗舍离比丘众与西方的耶舍长老对佛教戒律的不同态度,引起了 “十事” 的争论。因此,在第二次结集后,佛教僧团分裂为东方大众部与西方上座部。 但是,早在佛陀刚入灭由大迦叶举行的王舍城第一次结集时,佛弟子们其实就已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产生了见解上分歧
灵鹫山梵语:gṛdhrakūṭa,梵名中译鹫峰山、耆阇崛山
灵鹫山(梵语:Gṛdhrakūṭa),梵名中译鹫峰山、耆阇崛山,又可简称为灵山、崛山,位于古印度王舍城西。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据《大唐西域记》与《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在今比哈尔邦(Bihar)、王舍城(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Śaila-giri)。因顶峰有一处山石形似鹫,且该山鹫多,从而得名[1]
尔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良马。四能具足。当知是良马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良马
时
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作如是念
那时,三十位波婆城的比丘全是住林野者、全是食施食者、全是穿粪
住在王舍城的竹林中。 那时,三十位波婆城的比丘全是住林野者、全是食施食者、全是穿粪扫衣者、全是持三衣者、全是尚有结缚者,他们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