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船
“海洋六号”打响南极海底地质取样“攻坚战” “海洋六号”1月14日电(记者王攀)科考船“海洋六号”在结束与“雪龙”船的会师后,13日凌晨驶抵工作海域,开启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专项科考第二阶段任务。该阶段任务将以地质取样为主,兼顾完成多道地震等地球物理考察。 海洋地质取样对研究极地和地球地质及环境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本次考察计划航程3万余海里,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据悉,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公布了2020年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此次考核评估中以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并获得后补助经费奖励。 本次评价考核依托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以法人单位为考核对象、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强调提高运行使用效率、强调法人单位主体责任、强调减轻科研单位负担,通过专家咨询和现场核查,形成考核结果。此次,共有25个部门356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1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41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86个,其中50家单位考核结果为优秀
新华社沈阳6月8日电(记者王莹、包昱涵)心系海底,梦向深蓝。历经40余天,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于6月8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 “海斗一号”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同时填补了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
日前,长峰微电总工程师彭文武,手拿纯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的探空仪进行测试,他身边一个个白色的“大蘑菇”是北斗探空系统的地面接收天线。(本报记者 余智骁摄) “最近几年,我国一直使用国产GPS探空系统进行民用和军事高空气象探测,这对提高气象观测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GPS技术(美国全球定位系统)是外方的,一旦外方切断或干扰GPS信号,我方就不能得到准确的气象数据,使相关工作陷入被动,因而国内一些用户对该产品一直持谨慎态度。”负责研制了国产GPS探空系统的“航天人”彭文武略带凝重地说
为庆祝中科院建院70周年,进一步丰富职工和研究生的文化体育活动,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以健康的体魄助力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海洋所于11月1日成功举办趣味沙滩运动会。工会主席王斌贵主持开幕式。 本届沙滩运动会共设60米跑、60米吊瓶跑、60米托球跑、60米二人三足、60米×5人篮球接力跑、篮球射门、铅球、地滚球、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踢毽子、立定跳远、套圈比赛等12个比赛项目,分为职工组和研究生组进行比赛,共吸引700余名职工及200余名研究生报名参赛
“海洋六号”打响南极海底地质取样“攻坚战” “海洋六号”1月14日电(记者王攀)科考船“海洋六号”在结束与“雪龙”船的会师后,13日凌晨驶抵工作海域,开启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专项科考第二阶段任务。该阶段任务将以地质取样为主,兼顾完成多道地震等地球物理考察。 海洋地质取样对研究极地和地球地质及环境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为庆祝中科院建院70周年,进一步丰富职工和研究生的文化体育活动,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以健康的体魄助力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海洋所于11月1日成功举办趣味沙滩运动会。工会主席王斌贵主持开幕式。 本届沙滩运动会共设60米跑、60米吊瓶跑、60米托球跑、60米二人三足、60米×5人篮球接力跑、篮球射门、铅球、地滚球、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踢毽子、立定跳远、套圈比赛等12个比赛项目,分为职工组和研究生组进行比赛,共吸引700余名职工及200余名研究生报名参赛
“海洋四号”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乃至中国海洋科考领域久负盛名的科学考察船之一。从1980年服役至今,其航程遍及中国海、太平洋,曾远赴南极,承担过我国海洋基础地质、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等一系列国家任务,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海洋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四号”本次改装将29号肋位之后接近船长30%长度狭窄的艉甲板全部换成可以容纳众多作业设备的全新平台,还进行了艉部整体换新、单机单桨改双机双桨、单舵改双襟翼舵、后甲板设备重新布置、光纤绞车埋舱安装、新型浅剖及水下定位设备安装等工程
作者: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来源: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06-28 阅读次数: 6月22日至24日,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昭风率队前往自然资源部海洋第二研究所、宁波工程学院考察交流。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长林参加考察。 在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王昭风一行在副所长陈建芳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参观了第二海洋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三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所史馆;前往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基地,考察了海洋检测中心、海洋标准物质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登上了大洋号科考船,详细了解了科考船从事中国海、大洋和极地海洋科学研究的方式,对中国开展海洋环境与资源探测、勘查的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有了深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