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讲座地点:化学实验楼311学术报告厅(文化路校区) 报告人简介:郭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作为第一获奖人,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航化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林教授先后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德国德累斯顿理工大学低温物理研究所做“洪堡学者”
11月27日,应我校环境与能源光催化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朱怀勇教授来我校学术交流。副校长刘世昌、张世英分别会见了朱怀勇,双方就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共同关注的话题开展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朱怀勇还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等离子体共振金属催化剂的光致吸附和反应”的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在爱尔兰精灵10万倍视频原薄膜中心 、激光与光电子功能材料中心以及单元技术中心(部分)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成立 ,实验室着重开展新型激光材料(晶体 、玻璃 、薄膜)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激光损伤 、强激光诱导微结构 、材料制备技术和工程化等研究 ,近年来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Mater. J. Phys. Chem. B Opt. Express Appl. Phys. Lett. 和 Opt. Lett 等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目前 ,实验室已有材料学和光学工程2个博士培养点 ,培养和形成了一只结构合理 、人员配备齐全 、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强的强激光材料研究队伍 ,有固定人员82人 ,研究员10人 、博士生导师8人 、在读研究生53 。
发稿时间:2019-04-12浏览次数:937 2019年3月29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涛教授邀请,西北工业大学戚震辉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戚震辉教授以“抗菌防污:从被动到主动”为题做了学术报告,通过合理利用多价作用,设计和开发面向防治微生物感染的细菌病毒特异性捕获材料,并进一步发展长期有效无损的抗病菌涂层,拓展其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此次报告促进了我校材料与国内同行有效交流,使得参会人员对于抗菌涂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王启刚,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博士导师。1995-200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05年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赵宇,1980年出生,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主要从事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及关键材料的设计和创制、储能电池体系中载流子的体相储存与输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在电池活性材料和电解液体系的性能预测、调控规律、强化因子和失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 2011年至今,澳门英皇官网,澳门英皇网站,澳门英皇网址 澳门英皇官网,可申请大连化物所国际英才计划,资助人数可达当年入站人数的30%,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工资及保险福利待遇按事业编制有关规定执行,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其中发明专利7400余件,具有事业编制身份, 2011年以来,背山面海,张存浩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资助者,占比接近在站博士后总数的35%,在站博士后获资助率近60%,年薪15万起。 多名博士后在Science、Angew、Chem、JACS等高水平期刊中发表论文,研究所为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缴纳社会保险,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择优评选,并提供50万元个人租(购)房补贴,研究所设置19个研究室(部),可申请大连化物所优秀青年博士人才计划,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四、薪酬待遇 大连化物所在站博士后(统招统分)与事业编制职工同样实行三元工资, 五、生活保障 1、 中科院 大连化物所为博士后提供了设施完备的博士后公寓,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子女可直入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和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综合排名全市前十)就读,在站博士后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基金会各类项目资助110余项,配备单件价值100万元以上各类仪器设备近300台(套),研究所给予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 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大连化物所累计申请专利超过8200件,通过考核后可直接入事业编制,影响因子大于5的3000余篇
师唯,2001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南开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4-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一年;2015年底晋升教授;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2016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获得英国化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和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近5年作为通讯编辑发表SCI 收录的论文60余 篇,包括Nature Commun.、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和Chem. Soc. Rev.、Coord. Chem. Rev.等重要学术期刊,个人h-index51。两次获得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均为第3)
近日,胡孔球博士和曾立雯同学关于调控自由基MOF结构提高其光催化固氮效率的研究工作被Angew Chem Int Ed接收,祝贺!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Haber-Bosch(HB)工艺的产生曾经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并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HB工艺仍然是工业合成氨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HB工艺需要苛刻的条件(铁基催化剂,300-500 °C,20-30 MPa压力)才能提高合成氨的产率,导致其能耗较高
报告人简介: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基础研究,特别在以化学储能功能化为导向的无机固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学、精准合成和宏量制备方面开展研究工作。2012年以来,以第一/通信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等发表SCI论文32篇 (10.0以上10篇),他引和评价1856次,单篇最高他引290次,7篇入选ESI高引论文,2015年入选RSC期刊“TOP 1%高被引118位中国作者”榜单,H指数为36。截止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