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张铁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化学学士(1994-1998),吉林大学有机化学博士(1998-2003)
6月24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石鹏教授来访前沿软物质学院做主题为“基于分子自组装的细胞表面工程化技术”的学术报告,分享分子自组装在细胞治疗中的重要研究。 石鹏教授表示,细胞治疗对组织损伤、退行性疾病、先天性代谢障碍等重大疑难疾病的治疗具有突破性意义,如何调控细胞的功能进而最大化细胞治疗的效率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细胞表面控制着细胞与周围环境的识别和交流,在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细胞表面进行功能化改造是调控细胞功能的有效手段
周鸣飞教授学术报告(2022年8月13日(周六)10:00,电化学楼512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2年8月13日(周六)10:00 周鸣飞,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复旦大学物理二系获得本科(1990年)和博士学位(199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年-1999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受聘长江特聘教授
史林启,博士,教授,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河北保定清苑县人。 作为第一作者或者通讯联系人在国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 Acc. Chem. Res., Angew. Chem.In. Ed.等,出版专著2部(参编),授权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的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科技部纳米重大专项(973)一项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介绍amenable群作用的符号扩充理论。这个工作是同波兰数学家Tomasz Downarowicz最近合作完成的 (Memoirs AMS to appear)。 张国华,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2013年起任职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目前担任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部部长、陕西省高分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超支化高分子与超分子聚合物化学研究工作。先后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2019年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入选2019年西北工业大学“翱翔青年学者”等人才项目和计划
1. 开发并拓展GPU加速高性能多尺度模拟软件:自主研发的GALAMOST软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使用,目前已成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国际主流软件之一。国际国内同行利用该软件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经在JACS、Angew. Chem.、Science Advances、ACS Nano、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2. 高分子多层次结构调控及动力学机制:发展高分子链以及高分子胶体的粗粒化模型和相应的模拟方法,阐明高分子以及高分子胶体多层次聚集态结构的形成与调控机制,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金万勤,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973”首席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家,国家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主持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Nature、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J. Membr. Sci.、Chem. Soc. Rev.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50多篇,被引用12000多次;2014-2018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领域榜单;出版中英文专著各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7件;担任膜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编辑,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自然太阳集团官方网站一等奖,2019年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化学工程师学会(IChemE)颁发的分离太阳集团官方网站领域的Underwood奖章。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参加!
报告人简介: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无机合成和制备化学基础研究,特别在以化学储能功能化为导向的无机固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学、精准合成和宏量制备方面开展研究工作。2012年以来,以第一/通信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Funct. Mater.等发表SCI论文32篇 (10.0以上10篇),他引和评价1856次,单篇最高他引290次,7篇入选ESI高引论文,2015年入选RSC期刊“TOP 1%高被引118位中国作者”榜单,H指数为36。截止目前,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973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刘人荣,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3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张俊良教授);2013至2019年分别在浙江工业大学(讲师、副教授,合作导师贾义霞教授)、浙江大学/九洲药业(博士后,合作导师俞永平教授、李原强高工)、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Andy McNally) 从事教学、科研以及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10月起就职于青岛大学。研究领域是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