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
新华网东京3月25日电(记者 何德功)综述:火星上的水哪儿去了?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的最新探测结果显示,现在干燥寒冷的火星,历史上也许有过一番海涛拍岸的景象,火星表面过去可能部分为咸海所覆盖。如此浩翰的大海现在究竟在哪里?这一番“沧海桑田”的变化原因何在 连日来,日本科学家不断对此发表看法。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水谷仁教授认为,金星过去也曾有水,但由于它离太阳太近,及大气中高浓度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金星表面温度极高,水因此被全部蒸发,消失在茫茫的宇宙,而火星水的消失好像和金星不太一样
正如主动驾驶需要交易着陆时间表一样,新能源汽车经常面临何时迎来转折点的“折磨”。 近日,汽车总裁顾在论坛上透露,未来两三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有望达到10%,迎来行业爆炸式增长的转折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只有5%
记者日前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10月15日,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除CCD立体相机以外的六种有效载荷已全部开机,按计划陆续开展科学探测,而用于获取月球表面及“嫦娥三号”卫星备选着陆区高分辨率图像的CCD立体相机预计于10月下旬择日开机。 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了七种有效载荷,分别是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其中,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γ射线谱仪在卫星奔月期间已经开机工作
神秘的月球背面到底有什么?有外星人吗? 今天,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那月球的背面到底有什么?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什么要在月球背面着陆?“鹊桥”“嫦娥”相继上天,它们又能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嫦娥之父”、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带我们走近神秘的月球背面。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哪怕是几亿年以前的恐龙,它们看到的月亮也是这半个月亮,我们从来都看不到那半边
记者日前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10月15日,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除CCD立体相机以外的六种有效载荷已全部开机,按计划陆续开展科学探测,而用于获取月球表面及“嫦娥三号”卫星备选着陆区高分辨率图像的CCD立体相机预计于10月下旬择日开机。 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了七种有效载荷,分别是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其中,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γ射线谱仪在卫星奔月期间已经开机工作
据英国广播公司11月19日报道,俄罗斯国家间航空委员会(IAC)当天宣布,鞑靼斯坦首府喀山17日发生的坠机事故的起因是飞行员操作失误。 国际间航空委员会说,飞行员在发现飞机高度不适合着陆后放弃了第一次的降落,开始第二圈盘旋,并切换到手动操作,将飞机转入俯冲状态;飞机停止爬高,开始下降,仪表指示速度增加;飞机到达700米高度时,飞行员又开始强俯冲,撞向地面时时速超过450公里。从开始第二圈盘旋到坠机,持续时间仅有1分钟左右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 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 两千多年后,我国“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2021年,中国***成立100周年,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1年,中国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两批次中国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面向全球直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 2021年,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展现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
最美丽的飞行从有“风险之巅”之称的费尔斯特峰开始。在飞行中,您可以尽享艾格峰北麓和少女峰地区的壮美景观。 价格:210瑞士法郎含保险(不包含缆车车票) 我们在费尔斯特峰山脚下的缆车站集合 (下山的集合地点另行约定)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指出,该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27日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将为地球带回最新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有关太空生活的电影。 NASA称:“抵达约一个月后,8月27日‘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脱离,为地球带回实验样本、设备和有关所完成科学研究的数据。” 该飞船7月27日抵达国际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