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粮
法鼓山所推动的大普化教育,涵括二大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运用传统佛教各种修行活动,赋予大普化的使命及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推广法鼓山的理念。 第二个层面,则是运用现代文化的各种活动,赋予教育的功能,用它来提升自己的人品,影响周遭的社会环境。 为了普及佛法对社会人心及风气习俗的净化,法鼓山致力推动的大普化教育,包括禅修、念佛、传授菩萨戒及八关戒斋、讲座、文字、音声、影像的出版,以及各种仪典、营队、课程等,希望透过种种活动,对社会大众提供佛法的教化
岁末年终,“点灯”是应景的活动之一。当佛陀在夜晚说法时,人人捧著一盏油灯前去听法,供放在佛陀面前,让所有人能够清楚看到佛陀在说法,一大片的灯海光明,也为听法大众提供照明。 到了现代,佛法也鼓励大家点灯,点灯的意义,转化成—–为自己及众生点亮一盏心灯,期许自己及法界众生的心能保持清澈、明朗
岁末年终,“点灯”是应景的活动之一。当佛陀在夜晚说法时,人人捧著一盏油灯前去听法,供放在佛陀面前,让所有人能够清楚看到佛陀在说法,一大片的灯海光明,也为听法大众提供照明。 到了现代,佛法也鼓励大家点灯,点灯的意义,转化成—–为自己及众生点亮一盏心灯,期许自己及法界众生的心能保持清澈、明朗
进入三井寺,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栋建筑物,就是新建的天王殿。 在佛教寺院中,天王殿供养着弥勒菩萨。《阿弥陀经疏》云:“或言弥勒,此言慈氏
心经定制养心安神,驱魔僻邪保平安,可挂置于卧室。当然,坏事做多了挂什么都没有用。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
有人说:“我们每天念百字明,念地藏经,不都是消业吗?每天上香、拜佛,做这些供养布施,不都是积福吗?”说实话,你们做这些,可能是消业积福,也可能不是消业积福。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才是真正的消除业障,积累成佛的资粮,否则只是普通的善根、善业。 为什么佛法里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这些都是以是否有出离心的基础、有菩提心的摄持来区分的
止和观本身,都是一种“心的工具”。止,它是一种让心平静、不散乱的功夫;观,则是分析观察的力量。这两项“工具”在手,无论修什么法,都会很得力,能快速生起应有的证量
审视辛卯年巡天节敬献出版书籍,指示: 一、人间出版帝教文献书籍,供应同奋精神资粮,激励学术研修风气,允符职守,给予嘉勉。 二、《天帝教简史–百年增订本》增修教史,由简史扩充为前纪、第一纪、第二纪、第三纪四部分,依据历任首席使者任期,记录全教重要事件,符合史实,为研究教史之典籍。 三、《天人炁功之理证与行证(壹)》归纳为圣训篇、理证篇、行证篇及天人炁功院简介四部分,为有志研修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阿底峡尊者(982~1054)是一位大成就者。在阿底峡尊者到西藏之前,正值西藏佛教后弘时期,当时的佛法非常兴旺。当仁千桑波七十岁的时候,阿底峡尊者才从印度过来
生长立足的资粮。 金: 茶树生育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有钙、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锰、 锌、铜等微量元素。 水:茶叶在杀青、揉撚、日晒过程中丧失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