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
依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学院专职科研系列岗位履职要求实施方案。 专职科研队伍岗位的履职要求由岗位职责、履职基本要求、任期目标和承担常规工作任务要求等四个部分组成。 承担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的申请、研究和开发,或承担重要平台、重大工程建设任务,或承担高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
依据《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学院专职科研系列岗位履职要求实施方案。 专职科研队伍岗位的履职要求由岗位职责、履职基本要求、任期目标和承担常规工作任务要求等四个部分组成。 承担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的申请、研究和开发,或承担重要平台、重大工程建设任务,或承担高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主导启动的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担任实验室主任,林建华教授担任特别顾问。实验室由深圳市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举办,深圳湾实验室以深圳健康科学研究院为直属研究机构,协同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深圳数字生命研究院以及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优势的单位合作共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十六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我所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为依托,承担着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的研究与试制任务,是我国主要从事中、近程飞行器、卫星、飞船用惯性器件的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等的科研生产实体,是航天系统历史最悠久的从事惯性器件研制、生产及其相关惯性仪表、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微特电机与伺服控制、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的专业科研生产研究所。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天项目、航天器及地面定位定向系统和工业自动化设备,在我国惯性器件研制生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2020年学校下达给信息学院的科研任务主要为外源科研经费任务1100万元和以第一单位发表一级期刊论文、SCI/SSCI收录的高水平论文20篇。在与各单位负责人协商的基础上,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确定了对学校下达给信息学院的2020年科研任务的分配方案,请各研究所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工作、完成所分配的科研任务。具体分配办法和结果如下: (一)信息学院2020年外源经费任务分配办法:学院将科研经费任务分解为特定人员承担部分和全体教学科研编制教师承担部分
学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位居全校文科院系第一,全年SSCI和CSSCI论文发表数接近100篇,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000万。 刘帮成教授应邀出席“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 2022年(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论坛于 5月27-29日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聚焦人才高地建设研究,旨在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和政府人才管理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为企事业单位在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建设提供崭新思路,为学界研究人才高地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问题提供新视角
本年度继续推进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建设和验收工作,培育和发展了5个研究所和1个科研团队;完成了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的申请并通过了江苏省审批,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申请获批1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4项;共计纵向科研经费141万,横向到账经费约1300多万;发表高水平SCI、EI期刊收录论文36篇;获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江苏省电工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承办国内学术交流活动1场;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4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成立于1876年,是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是全球最顶级的大学之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连续33年将该校列为全美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截止2011年,学校教员与职工共有36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2014各类榜单中,霍普金斯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中列世界第15,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6,在US News全美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12
成立于2001年12月,现有成员15余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10人,为浙江省光学学会团体理事单位。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和公益项目各1项、教育厅项目10项、校级及横向项目30余项。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0项,获全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技兴林奖1项、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5项、省自然科学学术奖7项和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
“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项,科研经费合计6.13亿元。新增SCIE检索论文511篇,EI检索论文812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主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北京市发明专利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加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社会力量设奖共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