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1年12月,现有成员15余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10人,为浙江省光学学会团体理事单位。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和公益项目各1项、教育厅项目10项、校级及横向项目30余项。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0项,获全国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省科技兴林奖1项、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5项、省自然科学学术奖7项和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多项。对外学术交流活跃,每年均有成员参加全国和国际光学、激光学术会议。

光电子研究所紧紧围绕浙江省“十二五”基础性研究发展计划和“十二五”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开展与光电产业、信息产业和农林业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利用光、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成像,通过对作用后信息的提取、反演和重构获得食品等的微量成分和生物基材的内部结构,为食品安全、生物基材的无损检测、产品的面型控制提供支撑;2、研究激光和声波与生物基材的作用机理,利用不同波段和强度的激光和声波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实现生物基材的表面处理、物理防腐和改性;3、研究激光在大气、森林和水中的传输特性。通过对散射光和反射光的探测和信息提取,获得激光传输路径的成分和结构,实现对大气气溶胶、水中污染物等的远距离探测。4、应用激光实现单分子和多分子的操纵,为生物育种和森林培育等方向的研究提供支撑。5、温室新型人工光源即LED组合灯的整体研发,实现特定形态植株的培育。

成立于2002年4月,现有成员20余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10人,博士12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4项、校级及横向项目15余项,科研经费近250 万元。已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被SCI、EI收录的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省自然科学学术奖1项。

应用化学研究所紧紧围绕浙江省“十二五”基础性研究发展计划、“十二五”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和365bet平台官方网站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接学校“1030”战略,主要开展生物质功能材料、绿色农林产品精深化学加工与利用等有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纤维素改性及利用研究。围绕速生木和竹类资源加工,开展竹、木加工剩余物等植物纤维素的综合利用研究,研发生物质基多功能吸附材料,并成功应用于污水处理等领域;

2、新型催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在生物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研究。新型固体酸催化材料的合成和表征、双功能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在生物质催化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3、农林功能性天然产物的开发。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植物多酚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技术及利用;具有高效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的植物多酚提取分离技术及利用;开展树皮、竹叶、竹秆等林产植物资源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研究;

4、基于功能化生物纳米材料,开发各种现场快速检测试纸条,用于医疗、环境、食品等检测。

5、农林剩余物的高效催化转化及利用。进行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纤维素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制备及多相催化降解等方面研究;竹类资源剩余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及利用;研究天然产物与重金属的配位行为及木质素(或纤维素)的化学转化与功能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