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轨
左图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中)、刘洋(右)、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据新华社酒泉6月5日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产品首次在航天器上得到正式应用《资讯》 应用LIPS-200离子电推进系统的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于12日发射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将电推进技术正式应用于通信卫星推进系统,将为我国高轨卫星带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 该离子电推进系统由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
中新社北京1月1日电 (郭超凯 吕炳宏)记者1月1日从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获悉,实践二十号卫星在2019年12月31日跨年之夜顺利完成第四次变轨控制。 2019年12月27日,实践二十号卫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升空。举国欢腾之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他们需要将卫星从星箭分离的预定轨道精确变轨至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并完成定点、开通载荷
工地洗轮机的每个组成零件都非常重要,而其中比较特殊的就是输送机了,输送机的质量以及它的稳定和使用性以及技术的完整性都决定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而今天峻阁就来讲解一下最新款工地洗轮机输送机的部分细节,它配备的就是全新设计的输送机,非常适合现在使用。 新款的输送机采用的驱动方式为液压系统,它所注重的就是每个细节的完整性,大家都知道,液压马达的工作状态相对比来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还有超强的驱动力, 输送机的有效工作长度最大值为50米当然,也可以更长一些,而液压系统的驱动力达到2000公斤力,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其中的最新技术为单链条驱动,因为大家知道工地洗轮机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它的磨损比较大,而维护却相对难一些,而单链条驱动设计可以让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不会造成驱动轮故障导致设备没有办法工作从而降低工程进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称,此次发射的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属于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种包含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中圆地球轨道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这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了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的序幕
20日下午,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2艘测量船远望3号远望7号,在圆满完成长征五号遥三火箭、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等3次海上测控任务后,顺利停靠码头。至此,包括远望5号、6号在内的4艘在役测量船全部凯旋,远望号测量船队2019年试验任务取得“满堂红”。 去年11月,远望5号、7号、3号船相继出征,布阵太平洋预定海域,联袂执行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海上测控任务
今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2019年的第一天,翻看今天的国内外最新新闻,可以发现7条很重要的有关军事方面的新闻。一是《港媒关注国产航母第4次海试:或解决所有技术问题》,二是《中国航天2018年完成发射39次:首超美国 世界第一》,三是《“北斗”拥抱全球 中国卫星技术造福人类》,四是《中国探月已领先世界一步 21世纪只有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五是《俄罗斯:接装近半年 中国成功测试S-400系统》,六是《美媒:中国已进行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首次试射》,七是《海军护航十年:出动100艘次舰艇 护送6600余艘船舶》。看完这七大最新军事新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得不赞叹祖国的伟大与奋进,感叹作为中华一分子的豪迈与激动! 首先,全球关注的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2舰开启了也许是最后一次海试,很明显的迹象就是这第四次海试必将进行歼-15舰载机的起降试验,之后该航母将会在019年年初的某个合适的时间,正式向中国海军交付入列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 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 两千多年后,我国“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本文作于2014年10月15日第三节晚自习。此处有改动。 本文是为语文课演讲而作的,但是也是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关于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