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墓
文集收集的是国内史学界尤其是秦汉史学界数十位专家学者研究海昏侯历史文化的论文,涉及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及出土文物研究、海昏侯国及西汉相关制度研究、海昏侯相关历史及文化研究、“海昏”名义研究、海昏侯墓与其他汉墓比较研究、海昏侯墓出土奏牍及《论语》研究等方面,展示了对海昏侯历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海昏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阶段性学术史回顾的意义。 《畅论海昏: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海昏历史文化研究论集》 《畅论海昏: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海昏历史文化研究论集》是2017年海昏历史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主要内容一是讨论刘贺被废和被封的问题,从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分析刘贺立而被废、远封海昏的因素及其影响;二是根据海昏侯墓出土简牍,讨论海昏侯刘贺及夫人的行为举止及思想意识;三是将海昏侯刘贺墓与西安张安世墓、长沙马王堆墓、广州南越王墓等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金器、铜器、漆木器等展开深入的讨论。此外,还探讨了海昏侯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目前在我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给血液升温”的热潮,有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而最着急,也最积极的就是已经有冠心病,心梗做支架、搭桥的,心率不齐,心衰的患者。他们确信这个“给血液升温的热潮”就是救治他们心脏病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这是中国心脏病专家,罗靖兮教授吸收《五十二病方》中复脉汤及40多年来临床总结的真理。养心定悸膏真的一如传言所说吗? 提起马王堆汉墓,你想到的一定是被称作传奇的千年不腐女尸,其实除了这个之外,还发现了多部中医药典奇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胎产书》等,其中以《五十二病方》最引人瞩目
韩国河,1965年6月生,河南延津人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文物与博 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18ag旗舰厅手机登录网站(中国)有限公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考古、秦汉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简介 : 《海昏侯》第一集 2011年,一座古墓被意外发现,震惊中外:10余吨五铢钱,数百枚金饼令人目不暇接,数量惊人的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等,超过了已发现所有汉墓的金器总和;绘有最早孔子画像的穿衣镜,约5000枚竹简,令所有的人为之一振!内棺中的玉器、漆器鲜润如初,出行的座驾,赏玩的把件,享受的乐器,饮酒的用具,一个远在两千年前的朝代仿佛突然复活了。 《海昏侯》第二集 短短33年的人生经历了数次大起大伏,他为何会被突然立为皇帝,又在短短27天后骤然被废?废立皇帝在封建王朝是惊天的大事,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刘贺在史料中的记载非常有限,刘贺墓的开启,提供给今人更鲜活的材料去解读那段久远的历史,重新审视那段错综复杂的皇权最高处的争斗是如何改写了历史。 《海昏侯》第三集 年仅33岁
据新华社济南12月15日电(记者 王志)记者15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济南考古人员近日在济南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发掘出少见的两汉之交墓葬群,并出土了文字清晰的“王莽币”,初步证实这一墓群为较为罕见的2000多年前王莽时期墓葬群。 据了解,这一墓葬群是在今年11月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的一个电力施工工地内发现的。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介绍,这15座汉墓中有土坑竖穴墓、砖室墓、土坑砖椁墓等多种墓葬形式,其中,一面出土的铜镜历经2000余年的侵蚀,仍保存较为完好
今张家山三三六号汉墓竹简正式发布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所谓的“一”其实是竹简的编痕,而非字迹,王宁先生的推测不能成立。廖名春解释“无”为“不论”是对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无’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谓语前,表示意义相反或相近的条件或情况
1955年,政府在李郑屋村兴建公屋时,当建筑工人夷平山坡时,无意中发现弓一个东汉墓穴,经当时香港大学中文系系主任连同学生研究发掘后,1957年,当年的市政局正式接管,并开放予公众参观,至1988年更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汉墓布局为十字形,共四个墓室,以砖堆砌而成,砖上刻有十多种花纹及文字“大吉番禺”。这种砖穴在东汉时开始流行于广东省,据考古学家从出土的明器推算,这墓室约在公元25至220间建造,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应属当时的皇室贵胄
位于成都市西南蒲江县境内,距成都83千米。由朝阳湖、石象湖、长滩湖和飞仙阁等景点组成。朝阳湖是个山水交融的人工湖,以湖泊山峦为主景,以原始自然风貌为特点,以“碧水清幽”著称
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听一节很枯燥的理论课,确实是很煎熬的,所幸的是,夯土里有故事,夯土里有画面。而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城、马王堆汉墓、秦始皇陵这些古建筑,他们的地基都是夯土。 黄老师先给我们讲了灰土,讲了什么是人工持力层,灰土垫层,然后夯土的工具,感觉就像黄老师在带我们玩泥巴,然后教怎么夯土
中国早在 5 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木构架支承屋顶的半穴居式建筑,以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穿斗式和梁架式建筑。西方也从古希腊、罗马原始木支承结构发展到后来的桁架式木屋架建筑和具有西方特色的木框架填充墙建筑。至今这两种木结构体系仍在东西方的民居中被广泛采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