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
人们总是要你看到好处和利益了才肯去做,可是修佛不仅仅是有好处这样的简单。从近处看修行佛学可以使人心情平静,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从远处看,只有佛法可以叫人得到真正的解脱从而得到大自在
佛世时,大德比丘们担心佛陀入灭之后,世人塑造佛像时没有章法。为了给后人提供仿效的依据,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亲自带着工匠们上天观摩,然后再开始造像。如此反复三次,才接近佛陀的真容
在佛教亦有同样典故:当释迦佛祖有一晚在舍卫国讲经时,每位听经的人皆需带一盏油灯放在座位的上方,越有钱的人,油灯就越大。当时有位乞丐老太婆要去听经,但因身上只有一文钱不够买油灯,只好将头发剪掉而卖得几文钱,去**买一盏最小的油灯,老太婆非常诚心来到会场最偏僻之角落,坐着静听佛祖讲道,全会场内就属她的油灯最小。 当佛祖讲经中,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将会场所有灯火都吹灭,只剩老太婆之油灯不灭,虽大风一阵阵的吹啸著,但那盏油灯依然不熄,众人甚是惊讶不知其因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就会否定它们,宣称不想见色或闻声,因为我们会受到干扰。若切断了这些因缘,我们要凭借什么进行思维呢?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防护,防护即是戒
“学友们!尊者富留那弥多罗尼子对新学的我们实在是很有助益的,他以此教诫来教诫我们:‘阿难学友!以执取而有“我是”[的观念],非不以执取。以执取什么而有“我是”,非不以执取呢?以执取色而有“我是”,非不以执取;受……想……行……以执取识而有“我是”,非不以执取。 阿难学友!犹如年轻、年少、喜好装饰的女子或男子,当在镜中,或在遍净、洁净、清澈的水钵中观察自己的面貌时,会以执取而看,非不以执取
什么是空?须菩提在大觉者佛陀的教导下,明白宇宙人生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一切是因缘所成,一切也由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最好注解。 空,不是空了没有的空,不是空空洞洞的空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世尊对尊者罗陀这么说: “罗陀!有这些五取蕴,哪五个呢?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罗陀!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不如实了知这些五取蕴的乐味、过患、出离者,罗陀!对我来说,他们不是沙门或婆罗门;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沙门义或婆罗门义。 罗陀!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如实了知这些五取蕴的乐味、过患、出离者,罗陀!对我来说,他们是沙门或婆罗门;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那些尊者也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沙门义或婆罗门义
简 介:以叶罗丽仙境梦公主的梦境国度为主线,讲述叶罗丽仙子白光莹和雷电尊者庞尊的千年沉浮,揭示叶罗丽世界的前世今生。在《精灵梦叶罗丽》中,光仙子白光莹与雷电尊者庞尊曾缔结过契约。对雷电尊者庞尊来说,光仙子的光之力是他最强的力量源泉
在贪心生起的时候,心有快乐生起, 如果心的禅定足够,就会看到—— 快乐是乔装打扮进来心的一个事物, 对心而言,是负担,是外面乔装进来, 观快乐或舍受有过患,这是很难观的, 觉性、禅定必须很强大,才可以观。 它们是一起进来的,然后心就会很陶醉。 心在陶醉的时候,心的负担生起了, 贪心生起也有苦,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是这很难观,比瞋心更难观
近日,接到几个来自不同仁波且的寺庙和道场的咨询,询问第三世多杰羌佛签发一个仁波且的认证书要多少钱。第三世多杰羌佛办公室听到这种破天荒的奇谈怪论甚为震惊,为此,特别请第三世多杰羌佛作了一段定义性的公布。 第三世多杰羌佛说:“真正的仁波且不是钱能买得到的,不说是几百万美金在我这里买不到,几千万美金我也不会给你签发一份认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