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
夫佛法者,自内容教义观之,固有其根本上不变之价值;然若于研究信解论之,则应有契合时代之方法与权巧,方能古今融会贯通也。 基于此一原因,吾人期盼此愿望之实现,故于民国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佛光山开山以来,即未尝一日稍怠,朝此目标迈进。其中《佛光大藏经》之编印付梓,乃在此机缘下诞生于世矣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是充满着艰苦的磨炼。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
今日全球肇因于族群、宗教、语言及其他因素而产生的冲突不断,然而这些冲突的缘起绝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纠结难解的历史因素所造成。其间涉及该国政治资源的分配、经济利益的占有或是社会地位的高低等因素,尤其长期掌控政、经、社优势的族群对于国内其它族群的不公平对待更是冲突爆发的主因。 本书中所提及的三个个案,其中,巴斯克与北爱尔兰所发生的族群及宗教冲突是国际新闻中的常客,和平协定的屡签屡毁,使得两地真正和平之日的到来仍遥遥无期;究竟前述两区冲突背后的历史背景为何,尤其是冲突的行为者──国家或区域、族群及其党派的立场为何,实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或可提供族群冲突调节或冲突管理之道
Wait for the other shoe to drop 字面意思为“等待另一只鞋掉下来”,但比喻为“不安地等待最后结果;不安地等待下一步的发展;不安地等待无法避免之事情的发生”,这里所指的结果、发展或事情通常是负面的。这是个美国惯用语,于 1900 年代初期开始广泛流行。 此一惯用语源于纽约贫民区公寓大楼 (tenements) 的居住环境
古有云:“玩物丧志”。既为“丧志”者,为何世间依然能有如此多之“玩物”发展至今,成为民族文化之精粹?此世界,存在即有存在之理,何必一味“正经”。 话说学生时代,父母皆不愿子女多加接触一些“玩物”,其典型乃风靡今世之“电脑游戏与电视游戏”
学开汽车,只知前进,不是高手;要会倒车,才更高明。学开轮船,不能一直前行;有时转弯、倒退,更为重要。 做人,不是一意的猛冲,走向前去;所谓进退之间,是人生应有的修养哲学
人要有涵养,有涵养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尊敬,所以受教育、求知识、广见闻,都是为了让人有涵养。有涵养的人讲道理,讲礼仪,讲尊重,讲恭敬,讲谦虚,凡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见出他的修为与教养。至于如何才能有涵养,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水深可以行船:人有多少内在涵养,可以用语言试探;水有多少深度,可以用竹竿测得
人要有涵养,有涵养的人才能得到人家的尊敬,所以受教育、求知识、广见闻,都是为了让人有涵养。有涵养的人讲道理,讲礼仪,讲尊重,讲恭敬,讲谦虚,凡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见出他的修为与教养。至于如何才能有涵养,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水深可以行船:人有多少内在涵养,可以用语言试探;水有多少深度,可以用竹竿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