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医学理论知识,公共卫生学理论知识以及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和技能,具备公共服务精神、科学管理意识、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在医药卫生、食品安全、人口、社会保障等行政机关、公共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的接受公共管理技术和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制四年(实习半年);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市场需求最旺盛的热门专业,定向为幼儿园和社区妇幼机构培养保育员、幼儿教师、幼儿园园长等白领人才; 幼儿教育涉及到每个家庭,也涉及国家和社会;目前幼儿园发展正处在旺盛期,幼儿教师非常短缺,就业市场非常广阔,学生毕业后无需再进修“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即可参加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课程实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认真落实“铸能力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确定“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素质课程并重,加强学生爱搞搞网综合网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思路。通过理论、能力、素质一体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本课程将系统地讨论主要金融衍工具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将重点学习远期、期货、互换、期权和其他衍生工具以及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进一步探讨资产证券化和结构金融产品等金融投资前沿内容。本课程侧重帮助学生熟悉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方式,探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策略(投机、套利、套期保值等),将主要运用图形、文字、案例、软件(如Excel)和较为简单的数学形式进行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一些重要特性,能够在课堂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研讨中掌握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技巧,从而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一般性企业金融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提高个人理财能力也会有所帮助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药理学、分析化学、临床检验学、检验仪器学、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血液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卫生学及卫生检验、药物浓度监测、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消毒杀虫部组建于1978年,有虫媒和消毒两个工作组。目前建有病媒生物标本室,拥有本地区主要病媒生物标本近200种;建有昆虫饲养室及分子生物学测定实验室,可进行相关的生物测试、虫媒防治和虫媒携带病原体检测等实验;拥有多种类型的消杀器械,能满足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建立全市主要病媒生物监测体系,组织实施病媒生物监测,掌握全市与传染病有关的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及其变动情况,定期统计、分析、上报各类报表; (二)组织开展对全市主要病媒生物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抗药性及侵害状况的监测和调查; (三)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并指导实施;有计划地进行病媒生物防制的专项调查,研究和推广病媒生物防制的新措施、新技术; (四)负责对疫源地和灾区的消毒,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进行指导、质量控制与评价;参与对特殊地区的消毒杀虫处理; (五)负责市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全市消毒产品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监测计划(医院和托幼机构内部使用的物品除外); (六)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全市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开展卫生学监测; (七)负责对企业委托的消、杀、灭相关产品进行卫生学评价; (八)负责指导除医院和托幼机构外的重点行业和场所预防性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九)负责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指导、技术培训及业务考核;做好进修人员和大中专医学院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报告时间:2015年10月13日下午15:00 报告地点:南校区科研楼一层会议厅(1202室,电梯背后) 讲座内容: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人iPS细胞诱导分化为特异功能的体细胞、多能干细胞在转化医学上的应用。 Shi-Jiang Lu博士于1978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就读,并生物化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肿瘤的病因研究,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全国中青年医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并于同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肿瘤研究中心工作和学习;1988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88-1992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生物物理系,安大略肿瘤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2-1995在加拿大多伦多Sunnybrook医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食品学院)的前身为甘肃农业大学大学食品科学系,创立于1988年,是甘肃农业大学通过整合畜牧、园艺、农学、土壤农化、农机等系的相关加工教研室及人员成立的,2004年院系合并后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989年开始招生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食品学院现有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动物食品营养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和食品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各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教育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及一定的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专门人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进修深造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行政机构管理工作、社会教育机构的咨询、管理及教学工作及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
本仪器为光散射法便携式直读(PM10PM2.5)测量仪器,是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WS/T 206-2001)设计。该仪器具有测试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量轻,噪声低,操作简单,交直流两用等优点。 本仪器为光散射法便携式直读(PM10PM2.5)测量仪器,是根据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光散射法”(WS/T 206-2001)设计
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委员,兽用生物制品创制协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免疫学分会副会长,河北省兽医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动物病原生物学华北科学观察实验站副主任,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岗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