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只
导语医生在线网据澎湃新闻消息,当地时间6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有刊登一项新研究,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能引发大流行病的新型猪流感病毒。科学家指它呈现出“高度适应感染人类的所有基本特征”。研究人员发现,G4具有高度传染性,试验表明,人类暴露于季节性流感所获得的任何免疫力都不足以抵抗G4病毒
一、非洲猪瘟系由病毒引起的具高度传染性之恶性猪只疫病, 虽不会传染人类,但猪只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目前尚 无药物可供治疗及疫苗施打。该病以接触传染为主,可经由厨余、节肢动物、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车辆及人员夹带物品等方式传播,且病毒可长期存在于环境、排泄物( 猪 舍及粪便)及猪肉制品(冷藏猪肉100天、冷冻猪肉存 在1 000天),故饲养猪只食用遭该病毒污染之厨余将有被传染之虞。 二、请全国国人注意切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或返国入境时携带中国大陆猪肉制品,共同杜绝疫病入侵风险
近年来养猪业规模化扩张很快,农业农村部数据,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53%。而对规模化养殖户来说,需要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猪只病疫防护水平,才能在养猪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都知道落后的产能需要淘汰,这同样也适合养猪行业的
为了提供消费者清楚且明确的选购资讯,卫福部在2020年9月17日公告猪肉及其可食部位的原料原产地标示规定,所以,从2021年1月1日起,无论是大卖场、超市、传统市场、零售通路,或是餐厅、便当店、小吃摊等,贩售的生鲜猪肉、加工食品(香肠、热狗、水饺等)、卤肉饭、贡丸汤或是任何含猪肉及可供食用部位的食品,都要清楚标示猪原料原产地(国),让民众在挑购猪肉产品时,能够依照个人需求自由选购。 有关猪肉及其可食部位原料原产地标示的相关规定,说明如下: 自2021年1月1日起,生产含猪肉及猪可食部位原料的包装食品,应该要在容器或外包装标示所使用原料之原产地(国)。“原产地(国)”是以猪只屠宰国作为认定标准
在农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养猪的习惯。但在养猪这件事上,很多养猪户用的都是一些非常传统的老办法,比如说拿一些剩饭剩菜的喂猪,还有的人甚至去拿泔水喂猪,这样会伤害猪的肠道绒毛导致猪腹泻。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实这样喂猪的方法并不怎么科学,也不是说光喂一些饲料猪就能不便秘,长的好,还有很多养育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
黑毛猪不怕外国猪抢市场,林口区长蓝品畯表示,林口猪种以黑毛猪为大宗,每年约可提供440万公斤的猪肉到市场贩售。而黑毛猪成长周期较久,平均生长期需1年,为白猪的2倍,因此不论在肉质、口感等,都比一般白猪来得Q弹、紧实,至于营养成分如铁质、蛋白质、维生素E、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等含量也都比白猪高许多,胆固醇含量和脂肪却比白猪肉低,深受婆婆妈妈喜爱。 蓝品畯指出,林口的养猪场为了和国际竞争,摆脱传统养猪场过去给人脏乱及恶臭的印象,新一代的猪农特别注重环保及卫生问题
特大洪涝灾害,猪场如何抗灾,灾后又该如何自救! 6月30日以来,南方遭遇了1998年以来的特大暴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的降雨过程。受此影响,湖北、江西、湖南、江苏、广西、贵州等大部分南方省份发生大面积的内涝,近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而首当其冲是从事畜牧业的广大养殖业主们,因其洪水倒灌、内涝不畅,导致许多养猪场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面对天灾洪水,我们广大养猪户只有正确抗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才能把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尤其是所处地势较低的猪场,要紧密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根据雨水趋势,及时提前出栏适宜体重的育肥猪;母猪和幼仔猪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尽可能地减少生猪受淹的悲剧发生
首页猪病防治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那些?引起母猪的发病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那些?引起母猪的发病原因和危害有哪些? 猪场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有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及支原体肺炎等。 1、免疫抑制性疾病对母猪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母猪的危害主要有: 1.1猪的生理代谢受到限制,性能发育受影响,母猪使用年限缩短。 1.2容易使猪的免疫器官和系统受到损害,机体内抗原的递呈和抗体的形成被干扰、抑制或阻断,机体的屏障保护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使机体受到病原菌感染,进而导致繁殖母猪抗病力明显下降,对疾病的敏感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