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召开卫星出厂评审会,风云二号09星顺利完成出厂评审,将于今年上半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风云二号09星按研制技术流程的规定完成了出厂前的各项研制工作,经测试与试验验证,卫星各项功能、性能满足风云二号03批卫星研制总要求,同意通过出厂评审。 风云二号09星由八院509所抓总研制,2015年9月启动研制工作,目前已完成了研制技术流程规定的所有工作,正待命出厂
科技日报讯 国家航天局网站7月29日透露,我国嫦娥七号任务拟开展月球南极着陆与巡视探测。 国家航天局、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于29日发布于国家航天局网站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郭超凯)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7月25日11时13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3卫星等三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资源三号03星是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资源三号03卫星将与在轨的资源三号01、02卫星等其他测绘卫星组网运行,为新型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工作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撑,同时兼顾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防灾减灾救灾等多个领域应用需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立于2000年,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经营发展思路,公司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等要求,为客户提供从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整体规划、开发、设计、建设到资产运作、技术创新的个性化服务。 公司先后独立申报完成科技部、中科院等多项国际、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同时,在国内成功实施了山西阳泉50MW光伏领跑者、江苏沃得36.8MW大型园区综合节能改造等项目,累计实施项目容量超过1.5GW;2018年公司成功承接并实施完成 “永兴岛光储微电网项目”,该项目为国内首例军民融合离岛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数据来源:《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本版制图:汪哲平1月19日下午,长征五号遥四火箭大推力氢氧发动机顺利完成了总装出厂前的最后一项试车验证,标志着这台发动机能达到预定要求,即将转入火箭总装阶段。 2020年,中国航天将迎来哪些新征程,又有什么新计划?1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超40次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以及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3型火箭新型号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空间�t望智库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19年)》
中国网文昌7月24日讯(记者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方消息, 3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在北京云岗,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进行了今年的首次试车。启动运行520秒后,发动机正常关机,试车圆满成功。 据悉,这是这台发动机成功进行的第二次长程试车,进一步验证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可靠性
中新网上海9月16日电 (郑莹莹)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中国首个国家级工业展会,由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15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在本届工博会上,“中国牌”航天制造受到关注。 在本届工博会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展区,1:3比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模型尽管“貌不惊人”,但仍是凭借探测火星的知名度成为展区里的“明星展品”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郭超凯)北京时间11月12日23时5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通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天通一号02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将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移动通信服务,支持话音、短信息和数据业务。 天通一号02星基于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研制,核心部组件均已实现自主可控,关键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