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
刘有光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任。宣统二年(1910)十月回任。与震泽知县米仁粟共同主持地方自治
第一种解释: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卢泽贤,男,汉族,广西桂平人,1988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职业指导师。1992年加入中国***。曾任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招办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校长
子兰,芈姓,熊氏,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公子,楚怀王的儿子。妒贤又无能的佞臣。 前299年,楚怀王要求秦国与秦昭襄王会盟,屈原、昭雎极力反对,而子兰极力赞成,说:“柰何绝秦之驩心!”最后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意见,到秦国被秦昭襄王扣留,直到三年后死去
8月21日,浙江省政府地方志办主任、研究员潘捷军一行5人,莅临四川省地方志办进行工作交流。四川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主持座谈交流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行,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党组成员、副主任陶利辉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赵行介绍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机构设置、“两全目标”推进、方志分馆建设、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潘捷军介绍了浙江省方志理论研究、方志人才梯次建设等方面情况
多年来,本人参与编撰了多部文化艺术类志书:《咸阳市文学艺术志》《咸阳市体育志》(1991——2015),《咸阳市文化新闻出版志》(1991——2018)。其中文学艺术志是跨度三千年的通志。不幸的是,这些按照市委市政府认真规划,市志办精心指导,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劳动成果,却因为资金短缺,被压在了文字堆里
王才友,1982年生,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青年英才,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杭州市131人才,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社科优秀人才。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民国史的研究,主持纵向科研项目4项,其中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大委托项目《浙江抗日战争志》1项,参与重要横向课题《浙江通志·物价志》1项。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编著2部
“傩”是古代盛行的一种以“驱鬼逐疫”为目的的祭祀仪式。活动于这一祭祀中的舞蹈统称为“傩舞”。以头戴木刻面具,手执道具(尤以各种兵器为多),表现传说或历史人物故事为其共同的艺术特色
蒋励宣 乾隆五十五年(1790)五月二十九日任。字云亭,广西全州万乡龙水人。四十二年丁酉科举人
百家姓中“朱”字的由来?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 由复姓的“卢蒲氏”而单姓的“卢氏”这段渊源可以从《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证据是这样的:“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范阳.” 正跟汉、唐两代的金碧辉煌一样卢氏在这段时期也表现得精彩出色.汉代的卢绾、卢植以及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 朱姓的来源和演变 朱姓起源主要有五大支系:朱襄氏之裔、曹姓、狸姓、子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朱襄氏.朱襄氏族是以蜘蛛为图腾亦有认为是以赤心木(一种树心为红色的树)为图腾活动于河南淮阳一带的部落其后有朱姓有5 展开全部朱姓来源有九:1、源于姬姓出自古代邾氏族集中生活之地邾属于以国名为氏.⑴.邾:蜘蛛的传人.今日绝大部分朱氏宗族他们的祖先起初本不姓“朱”而是姓“邾”.早在远古时代今山东半岛上生活着一支氏族.他们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