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简称五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承载着发展我国空间事业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打造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产业旗舰企业的重要任务,也承担着“通过大力发展卫星研制及卫星应用产业,实现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责任。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及五院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几届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努力,公司实现了业务发展持续向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局面,奠定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进取,继续践行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公司的产业发展优势、资源配置优势和机制创新优势,实现公司快速发展,做大、做优、做强
你们好,来信收悉。作为“东方红一号”任务的参与者,你们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仍心系祖国航天未来,让我深受感动。 50年前,“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我在陕北梁家河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激动
4分钟速览丨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五集《壮志凌云》 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 1956年,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部署了两个更大的项目,即: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 1958年4月,甘肃酒泉开始建设导弹发射基地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3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 从研制并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如今成功送第400星飞天……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轨迹,细数满天中国繁星,回顾中国空间事业光辉历程
曾经亲眼目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4年9月27日,又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上太空。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38次成功发射。 1996年10月20日,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写下了中国航天连续成功记录的第一笔
2016年4月21日上午,公司工会、团委组织工会及团干部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参观,感悟航天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上午10时,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同比例的卫星,这不禁将大家的记忆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在载人飞行器实物面前,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人造卫星、发射器、地面站系统。展览馆陈列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的研发历程,在讲解人员的详细介绍下,大家了解到我国最新的空间技术研究取得的成就,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自豪
manbext网页登录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manbext网页登录)隶属manbext网页登录集团有限公司。1962年始建于四川泸州1965年搬迁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 、生产和试验基地,被誉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是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缩影和见证。 50 多年来,manbext网页登录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献身航天、服从大局、团结协作、严谨务实”的精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十余项“第一”,成功研制出百余种型号战略、战术、宇航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荣获国家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奖460余项,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月16日,福州,“航天工业不仅是宇航员的职业,航天工业还必须从婴儿起步,从我们中学时代起,就培养一种航天精神的传承,并探索神秘的兴趣。以这种方式,我们值得时代 。”中国宇航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峰在16日表示,院士和专家参加了在福州福州举行的2020年中国航天会议
中国第一枚试验型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T-7M,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型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这些令人骄傲的历史背后,有一个名字,或许让很多人感觉陌生——杨南生。钱学森曾称赞他和科研团队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他沉静淡泊,对采访他的记者几乎守口如瓶,只说最幸福的,是天上那颗会唱《东方红》的“星星”上,有自己亲手摸过的东西。 杨南生(右三)陪同钱学森(左三)观看T-7M试验探空火箭的发射(航天科技集团四院提供) 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就打开了一部国家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