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
一、 旨揭活动师法“英国皇家科学耶诞讲座”,借重学养与教学俱佳的科学大师们开讲,与有志探索科学世界的朋友们共聚一堂,畅谈科学。其最大特色为重视系 列、整体性,以课程的概念设计每一季讲座。 二、 旨揭活动自112年3月25日至6月30日止,场次如下: (一)3月25日(星期六)下午2时“台湾在全球太空产业转型下的切入关键”
中国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是国有重要企业,也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铝、铜、稀有稀土及其他金属资源开发、冶炼、加工、贸易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2016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248位,居国内有色冶金行业首位。中铝紧扣中长期发展新战略,做强铝业,做优铜业,做精稀有稀土,做大工程技术、矿产资源和产业金融等多元业务,加快向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转型,已由单一的专业化铝业转型为铝、铜、稀有稀土、工程技术以及资源、能源、金融、资产、贸易、物流、海外控股等多元化发展的跨国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有色金属行业前列,连续10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长征七号满足发射货运飞船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等需求;长征九号是我国未来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长征十一号让商业卫星发射更高效、更实惠……记者日前蹲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与火箭设计者们面对面,采访了解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多个载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太空
4分钟速览丨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五集《壮志凌云》 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 1956年,国家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远景规划,部署了两个更大的项目,即:导弹和原子弹的研制。 1958年4月,甘肃酒泉开始建设导弹发射基地
这次要介绍的是一种台湾自行开发的工程**化软件,这种软件是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软件的一种。要设计一个工业产品,通常都要有一个模拟软件(simulation software),也就是说,我们要测试一下所设计的产品能否使用。比方说,我们设计了一个马达,当然要测试这个马达能不能转,这可以用模拟软件来测验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1、人造卫星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任务是苏联科学家团队的发明成果。 2、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颗卫星重83公斤,比美国准备在第二年初发射的卫星重8倍
3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 从研制并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如今成功送第400星飞天……让我们一起沿着时间的轨迹,细数满天中国繁星,回顾中国空间事业光辉历程
4月15日—19日,课题调整中优选出进入凝聚态物理中心的35个研究组。 6月15日,中科院凝聚态物理中心在物理所正式成立,主任杨国桢,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希德。 6月20日,物理所第七届学术委员会成立,由主任谢希德等72人组成
2016年4月21日上午,公司工会、团委组织工会及团干部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参观,感悟航天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上午10时,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同比例的卫星,这不禁将大家的记忆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在载人飞行器实物面前,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人造卫星、发射器、地面站系统。展览馆陈列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的研发历程,在讲解人员的详细介绍下,大家了解到我国最新的空间技术研究取得的成就,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