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上的新奇迹。着陆成功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爆发了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但此时,一位女调度依然十分淡定,始终保持稳定的语速,准确地发出一条条指令,直到确认成功、任务结束后才露出灿烂的笑容
1969年,阿波罗11号在月球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迈出了自己的“一小步”和人类的“一大步”。登月第一人就此成为传奇。 航天史学家詹姆斯·汉森根据诸多独家的第一手私密资料,详尽记录阿姆斯特朗复杂而传奇的一生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一个铭刻在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时刻,神舟八号宇宙飞船顺利进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继神七成功发射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日趋成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神舟八号的成功发射,谱写了一曲我国航天史上最激动人心、最华美的乐章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象征中国成功突破并掌握一大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并实现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包括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等。 在嫦娥一号绕月期间,它接受地面遥控,超额完成以全月面拍摄为主的一系列科学试验,获取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坚实基础
这十年,我们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是一位航天爱好者,在工作之余还特别关注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情况。我大学毕业那会儿,中国刚刚实现奔月的目标,但是没有丝毫停歇,中国就决心自主开展火星探测
中国是一个博大向上、团结一致、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家庭,而我作为这其中一员,我觉得非常自豪。今年的10月1日,也就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第六十个生日,这将会是一个快乐无比的生日!在这六十年间,她经历了许多的沧桑巨变: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重大意义,中国从而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在三十三年后的10月15日早上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这个成就,在中国航天史上也是一个极大的跨越!然而,在五年后,也就是2008年
据媒体报道,作为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今年被国家航天局聘为“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刘洋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名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任务的女宇航员。刘洋1978年出生,河南郑州人
在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做好充分准备之后,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人类史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标志着我国科学的又一伟大成就。近日,我国科学又一发明——电共振无线充电技术,有望引领能源发展新方向。也是续我国”新四大发明“之后第五大新发明,并且成为第一个诞生于中国的原创发明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多年前,屈原一首《天问》 抒发了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好奇和追问。 两千多年后,我国“天问一号”的升空,则为这份“问卷”标注了当代科学的一种回答。 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