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著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为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建校初期)的“外语教研组”。现设有英语、日语、德语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于学院传统研究优势以及学科前沿探索,建有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认知神经语言学实验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德语国家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依托“武汉·中国光谷”重点打造的“世界光电经典译丛”系列正式出版了我校信息学部常务副主任俞侃教授的两本译著《透镜设计基础》和《杂散光抑制设计与分析》。 《透镜设计基础》是光学设计的经典著作,详细阐述了常见的各种应用于光学系统和光通信系统的经典透镜设计。《杂散光抑制设计与分析》是照明光学系统的经典著作,不仅给出了杂散光分析的理论路径,还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实现了消除杂散光的设计方法,在光通信系统和照明光学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法制史研究室成立于1958年,现有在岗研究人员10人,荣誉学部委员4人(刘海年、高恒、韩延龙、杨一凡)。本研究室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法制史、中国近现代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史、中外法文化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招收中国法律史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合作培养法律史专业博士后。 本研究室在秦、汉、明、近现代法制史、法律文献整理以及中国职官制研究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马克思的壮丽人生-(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团购电话 4001066666-6) 《马克思的壮丽人生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以国家博物馆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的内容为蓝本,汇编五百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美术作品,以图文互补的形式再现了马克思的光辉形象和理论贡献,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的高尚品格和博大胸怀。 在编辑体例上,画册以时间为主线,以编年叙事与专题介绍相结合 马克思的壮丽人生-(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本书收录了3本已出版的关于马克思的译著,分别是《马克思的自白》(12万字)《马克思的青年时代》(12万字)《爱的启蒙》(6万字)。内容涉及马克思的自我剖析、马克思与燕妮高尚的爱情、马克思与恩格斯等人感人肺腑的友谊、马克思对三个女儿的教育观等
线上地址:腾讯会议ID:471 509 147会议密码:2021 施诚,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英国爱丁堡大学访学;主要从事中世纪英国财政史、全球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World History Studies、美国Journal of Sixteenth Centur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多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1项,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 主讲内容: 早期近代(1500—1800年)美洲金银的发现和生产对世界经济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相关文献的缺乏、走私贸易等,所以美洲金银的产量及其流向一直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观点,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韩昭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边海地图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史及中国地图史。分别在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史学博士学位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运转的社会,为了生计与欲望,劳苦奔波。我们陷入金钱、名声、地位、权力的泥潭,心灵日渐麻木,不知不觉忽略掉内在生命的真正需要
地震发生的那天晚上,我和两个女儿住在大学设立的临时避难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夜晚:3-5级的余震不断,并常能听到外面救护车的刺耳的响声以及临时避难处设立的收音机关于震灾和海啸的不祥信息。 何燕生,1962年生,湖北省人,哲学博士,我国改革开放后派往日本的第一批留学生,1997年日本国立东北大学博士毕业(宗教学专业)并留校任教。博士论文曾获得日本宗教学会“学会奖”,何燕生是该学会创立以来获得此奖的第一位外籍学者
经济师副高级职称评审是由各省自行组织的,每个省份的评审条件可能会有所差别。具体评审条件请以当地公布的最新政策为准。经济师副高级职称评审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具备的学历(学位)等级不同,对资历条件要求也不同
时间:2021年6月25日10:00 (星期五) 地点:至善楼217 主讲人简介: 韩子满,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翻译协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外国语文研究》、《翻译教学与研究》、《英语世界》编委。先后在Babel、《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