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
五百年来,西方文化成为人类普世价值的标竿。西方文明带来的美德与罪恶,形塑了今日世界的样貌,然而现今的科学与技术不断进步,文化发展却似乎陷入停滞。这一切究竟从何开始?过去五百年来世界的文化典范如何转移?今日的文化进入衰退期了吗?未来还可能复兴吗? 近一世纪的知识分子反复叩问这些问题,却难以看见西方文化的全貌
(1)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至2008年):《意大利歌剧起源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 (2)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至2007年):《文化视野中的西方音乐史学——一个新的教学研究视角》,主要参加人。 (3)《西方音乐史课程体系的扩展与重构》获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艺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人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被誉为“史学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历史古籍,也是中国近代研究历史发展的基础。它记载了中国从秦朝到清朝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史的作者有许多,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月3日,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全国历史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规划,组织实施国家重大项目,讲好中国历史、传播中国文化,建设成为全国中国历史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历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世界上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历史研究机构。 中国历史研究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各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下设15个处室,院属六个研究所即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历史理论研究所。此外,主办《历史研究》《历史评论》《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拥有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图书档案馆、数据中心等
本网讯 我校《延安大学新闻班:中国***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专业》一书出版以来,受到中央和省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延安大学新闻班:中国***创办的第一个大学新闻专业》由著名新闻教育史专家、上海大学李建新教授,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张金锁教授,西北政法大学杨宗科校长分别作序。我校兼职教授、新华社陕西分社原副社长、高级记者边江,我校文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郭小良和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江教授编著
7月18日下午五点,经过为期两天的研讨,“少林寺与禅宗祖庭研讨会”圆满落幕,14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在“禅宗祖庭”分论坛、“禅宗与宋明理学”分论坛、“少林学”分论坛阐述各自观点,探讨交流思想心得。研讨会有效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中国优秀文化,深化了佛教“中国化”历史成果,成果斐然。 “禅宗祖庭”分论坛有五场主题研讨,交流论文43篇,内容包括禅学、史学、综合等,研究视角多样,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元,这些研究对深入挖掘祖庭文化、促进祖庭寺院之间交流、丰富中国优秀文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促进作用
爱知文教大学创立于1998年,仅拥有定额130名的国际文化学部。 与日本的一般4年制大学相比,属于最小规模的大学。虽不如较大规模的泛科大学,但教师与学生容易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环境有利于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在使学生对史学方法与理论有系统性的认识,并透过实际操作与撰写让学生掌握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程序。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以下数点: 1.熟习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理论。 2.掌握史学研究的具体程序
一部史学论文集,内容涵括从戊戌政变至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三十年间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台前幕后、因果背景等等。如孙中山与章太炎、黄兴、何天炯、廖仲恺等人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革命事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孙中山的被迫离任与袁世凯的上台背后的经济、政治原因;孙中山对黄兴与康有为的关系的态度及导致的后果,等等,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隐微不彰的史实。这些史实,过去常为史家所掩饰,很少论及
作者简介:蒋勋 蒋勋�v1947年-�w,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