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早饭”用英语表达的方式及例句? 本文摘要:9月20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箭长征六号顺利升空,将20颗微小卫星送到太空。这是自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成功以来,我国在航天技术大大突破的又一高峰。 今天,笔者为大家细数一下长征六号上的仪表技术
深圳特区报酒泉11月20日电 (特派记者 綦伟)由深圳科技企业研制的首颗卫星,20日上午8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这颗名为试验卫星四号的微小卫星,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总研制,为我国第四颗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技术试验和环境探测。 试验卫星四号总设计师张迎春告诉记者,该卫星由百余名技术人员历时16个月研制完成,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深圳一跃跻身于国内微小卫星研制的领先行列,对深圳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
10月20日,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京召开。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办,指导单位为中国科协、国防科工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石泉,航天老领导刘纪原、王礼恒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局等有关部门领导,航天系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300多人参加会议
3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1年外事与国际化工作负责人视频会议。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总会计师吴艳华,总经理助理赵晓晨,总工程师吴劲风、周为民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会议通过《拓疆国际》视频短片全面回顾了集团公司2010年外事与国际化工作,部署了2011年的重点任务,表彰了外事与国际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zui近,我国的嫦娥三号的飞空,传来不断的捷报,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在不断的前进。 在嫦娥三号任务完成后,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16日在北京与媒体分享了嫦娥三号探测器的研制特点,他总结为“四新”、“两多”、“两难”。 于登云当日上午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他在回答记者关于“嫦娥三号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在技术创新有哪些突破”时称,嫦娥三号探测器是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陆器带腿,巡视器带轮子,这是中国以前从未做过的
浙江南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洋科技”)是由原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更名为航天彩虹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彩虹”,股票代码002389)重大资产重组后,整合上市公司全部膜业务资产而设立,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有控股性质。 公司积极实施高端薄膜发展战略,构建了“电容器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材膜、光学膜、锂离子电池隔膜”四大业务版块。“南洋科技”作为我国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优秀自主品牌,已确立了在我国新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地位,四大版块互动互补,共同构建公司新材料产业生态链
1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雷凡培的陪同下,到一院调研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研制进展情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等参加了调研。 牛红光对两型运载火箭前期的研制工作表示肯定,认为研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绩显著,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研制队伍付出了辛苦的努力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今天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普查和科学试验研究等任务。 此次发射是长征四号丙火箭在今年的“开门红”,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65次飞行
吴艳华,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太湖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7月加入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84年8月至2002年3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计划部、综合计划财务部、综合经营部工作,先后任助理员、副处长、处长、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等职务
5月1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视频形式召开2013年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工作会。会议围绕全年总体目标,对前一段军工投资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以及加快工作步伐、加强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 集团公司总经理雷凡培,副总经理、纪检组组长李金生出席会议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