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颗
深圳特区报酒泉11月20日电 (特派记者 綦伟)由深圳科技企业研制的首颗卫星,20日上午8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这颗名为试验卫星四号的微小卫星,由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公司总研制,为我国第四颗技术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技术试验和环境探测。 试验卫星四号总设计师张迎春告诉记者,该卫星由百余名技术人员历时16个月研制完成,其发射成功标志着深圳一跃跻身于国内微小卫星研制的领先行列,对深圳航天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
我是火星,是一颗红色的卫星。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我这颗与地球差不多的星球了。我有着彩虹般美丽的外表,人们发现在我这儿很可能有水源
华为P30系列新机定于3月26日在法国巴黎发布,一段预热广告本周在网上出现。 华为强调,P代表“照相”,同时简单勾勒了背部轮廓,但只能看到竖排、略突起的摄像头模组。 根据本周曝光的所谓P30 Pro真机上手,其背部为玻璃材质,而且搭载了四颗摄像头
本网6月11日科技讯,据国家航天局消息,6月11日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星发射。 据了解,海洋一号D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据悉,海洋一号D星是我国第四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海洋业务卫星之一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开启中国行星探索之门[图]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郭文彬 摄影 中国网讯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三个任务,将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从而建立起人类对火星更为全面的认知
本网6月11日科技讯,据国家航天局消息,6月11日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星发射。 据了解,海洋一号D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对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将开启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陆海统筹发展新时代,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据悉,海洋一号D星是我国第四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海洋业务卫星之一
微信公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1日消息,6月11日凌晨2时31分24秒,我国第四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海洋一号D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卫星成功入轨后,与2018年9月7日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11月22日23点2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我国第四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4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为主研制
俄罗斯利用“宇宙”-2504秘密测试轨道机动技术(上) [本站2015年8月4日综合报道] 从3月底发射至7月初,俄罗斯秘密入轨的“宇宙”-2504至少进行了11次轨道机动,并与发射该星入轨的火箭上面级在轨交会。 据官方媒体报道,“轰鸣”火箭/“微风”上面级于莫斯科时间2015年3月31日16点47分从普列谢茨克133号发射场发射。俄罗斯国防部确认了此发射时间和第四颗军事卫星的存在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1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该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6月11日2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