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
2019年11月17日18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轨交付的国际合作商业项目
曾经亲眼目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4年9月27日,又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上太空。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第38次成功发射。 1996年10月20日,也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写下了中国航天连续成功记录的第一笔
今早又发了一颗卫星,可玩“太空自拍” 今天7时40分,我国首颗专门用于验证软件定义卫星关键技术的新技术试验卫星“天智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搭载成功发射。 这是一颗以计算为核心的卫星,整星重约27公斤,运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 长二丁火箭点火升空,陈立 摄,来自航天科技集团) “天智一号”由中国科学院立项,中科院软件所牵头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航天九院771所、中科院光电院、中科院西光所等单位参与研制是规划“天智”系列的首颗技术验证星,同时也是全球首颗实际开展工程研制并发射的软件定义卫星
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继2008年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和2012年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之后,中委航天领域合作的第三颗卫星
1月17日零点12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成功将我国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按计划稳步推进。今年我国宇航发射首战告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开门红”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评审,首飞任务载荷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及返回舱试验舱。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
12月26日3点44分,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近3个月来第三次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托举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2017年最后一次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谢奇勇 摄) 长二丙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杨中洲 摄) 在高密度发射形势下,长二丙火箭试验队在发射场全面辨识风险,围绕设计及产品质量检查确认、操作质量检查确认、发射预案复查等6个方面51项专题内容进行复查,对产品进行了严格的质量管控
新华网洛杉矶1月30日电 由多国企业参与组建的“海上发射”公司30日宣布,该公司一枚携带了商业通信卫星的火箭当天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爆炸。 据此间媒体报道,当天的发射在赤道太平洋海域的一个浮游式平台上进行。但承担发射任务的“天顶-3SL”运载火箭在升空时爆炸
2008年5月27日上午11时02分,搭载着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特致贺信给任务指挥部、中国气象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向参加工程研制、发射、测控及各项保障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和型号队伍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贺信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各部门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工程各系统狠抓质量、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圆满地完成了发射任务
空间站蒙恬实验舱的火箭组件将被运送到发射区,发射将于近期进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5日,蒙恬实验舱与长征五号乙-4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运抵发射区。发射前功能检查联调等后续工作将按计划进行,计划于近期进行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