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Jiangxi Biological Vocational College),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溯源于1952年9月设立的江西农学院中技部 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厅。经江西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6月改名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的普通高等院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了一万余名优秀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生物科技领域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以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新华网西安10月13日电(记者陈晨)他是生长在岭南的异乡人,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陕西渭北高原从事旱作小麦育种工作,一干就是50多年。 他培育出的品种,让旱区小麦从亩产60多公斤一步步增长为亩产450公斤的高产作物,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救命恩人。 半个世纪过去,耄耋之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农技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退而不休,依旧奔波在田间地头
[新媒社 记者张银泽/南投报导] 2020台大山地实验农场原预计3月14日起至3月31日举办一年一度的开放型付费入场活动─“春之飨宴”,因考量近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取消办理今年春之飨宴大型开放活动。 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附设山地实验农场,场地为“梅峰农场”,海拔分跨九百至两千七百米,气候变化极大,场区内四季花卉、植物、资源生态丰富,为天然的教学研究农场。台大实验农场长期以教学研究、高山农业示范经营、生态解说教育实验农场
MXX1700-30高温炉以硅钼棒为加热元件,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和50段程序控温系统,移相触发、可控硅控制,炉膛采用1800型氧化铝微晶体纤维材料,双层炉壳间配有风冷系统,能快速升降温,该炉具有温场均衡、表面温度低、升降温速率快、节能等优点,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做粉末烧结、陶瓷烧结、高温实验、质量检测用的理想实验设备。 湖南农业大学于1951年3月9日,由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和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时名“湖南农学院”,同年11月***主席亲笔题写校名。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3年的修业学堂,1994年2月,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Shihezi University),简称“石大”,位于戈壁明珠 新疆石河子市,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为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石河子大学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创建的第一兵团卫生学校。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隶属农业部的原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石河子大学,所属划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我公司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达到知识共享、外部知识内部化的目的,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得到产业化和商业化市场化。 目前公司已与宁夏大学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以上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形成,为我公司的产品研发、升级、拓展、宣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为公司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司今年将依托合作单位建立院士站和技术创新团队,引进专家级专业人才
学校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欢迎光临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网站。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CAP或中心)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2000-2015),2015年CCAP主要团队成员加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CCAP自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 (CCAP:1995-2000)创建以来的二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初中生们走进稻田感受水稻的成长过程,小学生们走进地铁站给过往市民讲节约的事儿,小份菜和适度点餐已成为市民共识……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事业单位,无论是在饭店聚餐还是市民自己在家做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已蔚然成风。 “大哥哥说这是目前长得比较成熟的水稻,我量了下,株高大概有1米。”8月23日,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田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实验者”——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7年级的学生们,他们穿着靴子、戴着草帽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研究生哥哥姐姐们讲解水稻生长的全过程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CAP),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2001-2015),自199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建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1995-2000)以来的二十多年,一直在黄季焜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领域的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CCAP是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专门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一个教研中心,于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是一个由充满活力有奉献与开拓精神的新一代经济学家组成的集体。中心的宗旨是根据其研究成果推动农业经济学科和发展经济学科发展,为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