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2020年9月30日,学院大学生预备连参加了龙井市“缅怀英烈,第七个烈士纪念日”活动。龙井市政府机关,部队代表、各行业代表、英模代表、烈士家属及学院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上午8时30分,庄严的《献花曲》响起,大学生预备连仪仗队抬起花篮,步伐整齐的走向烈士纪念碑,拉开了活动序幕
编者注:日前,***院士宣布,杂交海水稻技术攻关路线图已完成,将在全国六个省全面开展耐盐碱杂交海水稻试种示范攻关,力争2020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希望,未来三年内,在全国推广种植一亿亩杂交海水稻。 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日前发表在《中国稻米》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的根脉与传承所在。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 2019年5月,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1948年 8月,东北农学院筹委会成立,刘达任主任; 1948年11月,合并原长春大学农学院; 1949年 1月,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茖W校农学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49年 9月,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 1950年 1月,东北农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 1950年10月,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黑龙江省农业??茖W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3年 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部分教师调入东北农学院; 1994年 2月,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2004年12月,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划归东北农业大学; 2006年10月,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整体划转东北农业大学。
澎湃新闻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方面获悉,中国农业系统工程的开拓者、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系统工程领域知名专家、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杨广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4月27日凌晨3时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82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广林,1939年8月23日生人,1963年东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学科带头人,东北农学院农业工程系副主任,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曾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职
李殿荣,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程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8年10月生,陕西省华县人。196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千阳县人民银行、国营华阴农场、省农垦科教中心工作,现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际油菜咨询组织(GCIRC)理 田建华,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自然科学领域顶尖人才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Jiangxi Biological Vocational College),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溯源于1952年9月设立的江西农学院中技部 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厅。经江西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6月改名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的普通高等院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和输出了一万余名优秀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生物科技领域的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以及科技致富带头人,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些疑问? 疑问1:狂犬病病毒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 解答1:感染后,狂犬病病毒会逐渐扩散至猫狗的中枢神经系统及体内各个器官。而在伤人时,猫狗的口腔粘膜和唾液中甚至爪子上都已有病毒。大多数的人狂犬病病例是被咬伤所致,少数是被抓伤,或伤口、粘膜被污染所致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土壤肥料、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居于辽宁高校前列。 刘凤海,男,汉族,1957年11月出生,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高级农艺师
近日,首届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揭晓。我校农学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崔山、徐峰副教授被评为首届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先进教育工作者;研究生赵恒洽的论文“动物园灵长类动物展示设计研究”入选首届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崔山)。 本次评选由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评选范围为2012年12月31日前获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旨在提高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推动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