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
华严经是佛祖在成佛之后讲的第一部经书,而华严经是佛学中非常经典的一部经书,它对修行者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修行华严经,并且修行华严经还能够使我们领悟到很多的道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华严经是佛什么时候说的吧。 1、天台宗把释迦牟尼佛讲经的四十九年分为五个时期: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大悲咒是现在众多人读诵的一部咒语,它全文只有几百字,但它的每句咒语都隐含着深厚的意思,所以大家在读诵这部咒语时一定要用心去领悟。而且读大悲咒时,大家可以看看佛经大悲咒全文翻译,这样会让自己对大悲咒有一个了解。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于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以前我在与然灯佛会晤时,从他那儿有没有得法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您在与然灯佛会晤时,是自修自悟,于法实无所得。”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菩萨发心从事庄严佛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庄严呢?”须菩提回答说:“不是。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你所说的庄严,不是形相庄严,不过假藉庄严之名而已
7月22日,周日诵经会在龙泉寺举行,网络和现场信众与法师共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五,殊胜圆满。 7月29日(本周日)上午,我们将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七”。 (2)在本帖提前预约报名,如报名出现异常,请按时到现场报名签到
莲花生:本尊仅是你自心的化现(图) 措嘉佛母问上师:要怎样做才能在禅观中亲见本尊? 上师答道:不要认为本尊(读者可以将“本尊”理解为真我、大我、高我)是有形的色身,本尊是法身。观修本尊的色身,是从法身所化现而来,显出身色、法器、装饰、衣物及各种相好庄严,应(“应”,疑是在翻译或排版过程中,误将“虽”字写成了“应”字)栩栩如生但无自性,就像水中映月般(一切所见,如同水中的月亮,看似实有,却本空本无,并非实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谓此也)
Summary: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般若文献不同版本的考察发现“法身”是由见佛语境下的“法”或“法性”发展而来的而在早期部派佛教中“见法即见佛”的观念即已十分流行——这里的“法”指的是佛陀所宣说的“缘起”。“法身”概念的最初成立是借助kāya一词的...>>Unfold Summary: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
阿弥陀经全文正文是有1858个字,大家不要看阿弥陀经的字数比较少,但是在修行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念诵,也要多多的去思考其中的含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其中的含义,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去了解阿弥陀经,并且还能够让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念阿弥陀经的好处吧。 念阿弥陀经的好处: 一,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身守护
往生论注下曰:“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
弟子一朋友被人推荐,打算去济群法师创立的“三级修学”读书会学习,学习内容为道次第,《菩提道次第略论》等内容。不知您对当下汉地学习藏密内容如何看待?是否赞同支持这种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 【贤佳】济群法师的“三级修学”读书会主修藏密依师法(对济群“导师”),多杂相似法,潜导藏密邪师邪法,损害学修者的法身慧命,耗占精力、钱财,乃至可能家破人亡,并可能信护藏密邪师而祸国殃民,危害深广,宜应改革或禁止。可参看: 《揭批济群法师体系》 《诸多汉喇嘛倒向达赖的原因分析》 《将〈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设为禁书的建议》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但是因为修行者的根基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叫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现在就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选择了大圆满法和净土法两个法门,都是求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活着往生的方法;净土法(往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 第一,即身成佛的大圆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