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2011年11月27日,恰逢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之际,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影响——2011论坛”文学专场在清华大学建馆报告厅举行。著名作家莫言、李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和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翻译家李莎分别就“文字里的中国人——现状与建设”这一主题发表演讲,随后与现场观众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邱晓雨主持
在文学史的体例布局上 各种古代或现代文学史通常以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为结构主线 但近二十年的七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在重读历史语境时却主要突出题材、思潮、论争和现象 而不是以作家、作品为章节题目。这或者是因为价值观念系统混乱和文学史书写距离太近导致当代文学正典化的困难又或者是由于中国当代文学特殊生产环境的主要创造物 首先是现象思潮而非作家作品。本文试图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文学体制、80年代知识分子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作与冲突之互动关系 以及近二十年来文学史写作者及当代文学评论者的学术背景变化等三个方面 来讨论当代文学史的这种重现象思潮轻作家文本的结构方式
学术预告/寻找开启新诗经典之门的“钥匙” 讲座时间:2023年1月16日上午9:30 讲座地点:腾讯会议ID:468-295-621 罗振亚,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南开大学穆旦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文学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刊编委。 出版有《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朦诗后先锋诗歌研究》等著作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
各会员单位、学校及有关教科研、师训部门: 经研究,定于2023年4月26日(周三)至28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年会,同时举办第十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和文学教育成果展评交流大会,并对理事会进行增补调整。通知如下: (1)校园文学与美育。贯彻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临沂第七中学的“校园文学+艺术教育”为范例,总结、探讨文学与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相融合及其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经验,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开辟素质教育成功之路,形成新时代办学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