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卫星
新华社西安4月26日电(吕炳宏、骆成)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26日成功进入工作轨道。 中心技术部工程师赵国强说:“经过4次变轨控制与两次定点捕获,我们最终引导卫星进入了它的工作轨道。” 4月20日深夜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 2016 年7 月,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公布了第20 版《卫星产业状况年度报告》。该报告由美国布莱斯空间技术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完成。报告中有关2016 年的产业数据是将调查所得的***息经过独立分析得出
豪迪群发器 10 月 15 日信息,据乌克兰卫星新闻社信息,乌克兰“同盟-2.1b”火箭发动机于当地时间 10 月 14 日,取得成功将配用有 36 颗美国 OneWeb 卫星的“巡航舰”推进器送进亚轨道航行轨道。火箭弹于莫斯科时间 12 时 40 分从中国东方酒泉卫星发发送,包括四个推进器,尾端第三级为“巡航舰”推进器与卫星的截交线。 依据官方网叙述,在第三级取得成功分离出来以后,下面“巡航舰”推进器将根据 10 次实际操作(2 次将卫星送上轨道,8 次将卫星送抵需要的室内空间定位点)将卫星送进 450 千米高的总体目标轨道
马斯克的疯狂星链计划,一箭能发射60颗卫星? 目的是在2027年11月前通过将数量庞大的小型卫星,数量是12000颗。把这么多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通过互相间的激光通信,实现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12000颗卫星,是什么概念呢?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总共发射的人造卫星数量8200颗的1.5倍,也是目前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5000颗的2.4倍
继“太极一号”之后,我国又一颗用于引力波探测研究的卫星“天琴一号”迎来“首秀”。 近日,“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天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启航,开启了它的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的探索之旅。 “天琴计划”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于2014年提出的、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硅微条、钨板、电磁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
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对地球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月球本身和地月相互作用等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国内外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包括我国嫦娥三号在内的多颗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分析等离子体层顶位置随月相的变化情况,首次观测到地球等离子体层中存在月球潮汐信号。 科研团队表示,月球对地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潮汐效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洋潮汐,除此之外,人们在地壳、大气和电离层等不同高度区域都频繁地观测到月球潮汐现象
SpaceX在10月18日(当地时间)为Starlink发射了另外60颗卫星,这是一项卫星互联网计划。因此,所有835颗Starlink卫星均已发射。 发射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第一阶段的助推器被回收,但是保护有效载荷的两个简化模块的回收成功了一半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MEO)、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组成,共同构成了北斗三号星座大家族
本文摘要:我国计划于今年8月升空一颗由中小学生联合创新、设计并动手装配的立方体卫星少年星,这颗卫星将按照教育分享卫星的模式,向全国中小学校对外开放用于。今后全国中小学生在教室里操控天上的卫星,也许仍然是天方夜谭。 记者23日得知,少年星是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发动的中国少年微星计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