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卫星
神七进入综合测试阶段 14航天员角逐3名额(图) 美航天局否认销毁月球“人类遗迹”照片(图) 中新网1月7日电 今日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透露,2008年中国航天计划发射15枚火箭,17颗卫星和一艘飞船。 在过去的2007年里,除了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之外,中国航天在2007年里十次发射全部告捷,成功完成了“长征”运载火箭百次发射、在轨交付“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新建海南航天发射场等多项任务。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更标志着中国航天已迈入深空探测新时代
记者17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19年,在102箭、492个航天器的世界航天发射版图中,中国航天以全年发射运载火箭34次的成绩再次占据榜首。而2020年,这一数字将有望突破40次,达到历史新高。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启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
提要:9月15日,我国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哔哩哔哩(NASDAQ: BILI,以下简称“B站”)定制、用于科普传播的视频遥感卫星——“哔哩哔哩视频卫星” 成功升空。该卫星由中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9月15日,我国首个由互联网公司哔哩哔哩(NASDAQ: BILI,以下简称“B站”)定制、用于科普传播的视频遥感卫星——“哔哩哔哩视频卫星” 成功升空
中国赠埃塞俄比亚的一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天对于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两国人民都是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体现在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上,中方愿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气象和遥感应用设施和教育培训援助,提升非洲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目的是帮助埃塞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等领域研究,中国再次帮助非洲国家发射卫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今天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发来贺信,对北极站正式落成表示祝贺,指出北极站为中瑞双方的长远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他预祝双方不断深化的航天领域合作进一步推动两国的经济社会进步和双边关系发展,并为人类和平利用外空作出新的重要贡献。 北极站历经两年建设完成,由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支持,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承担建设和运行任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种分辨率卫星的接收能力
本报北京7月19日电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总装测试合同签字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我国空间技术国际合作再结硕果,将为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一颗新的地球资源卫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巴西科技部部长沙登伯格、空间院长马休、巴西驻中国大使阿布德鲁在协议上签了字
记者12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5日,由该所承担建设和运行、国家高分重大专项支持的中国遥感卫星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这是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根据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的消息,北极站历经两年建设完成,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种分辨率卫星的接收能力
9月15日9时23分,在预定海域,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太阳同步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长十一火箭的首次海上商业化应用性发射,进一步验证了海上发射的可靠性,也标志着长十一火箭海上发射常态化时代的到来。此次任务是长十一火箭执行的第二次海上发射任务
新华社西安4月26日电(吕炳宏、骆成)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于26日成功进入工作轨道。 中心技术部工程师赵国强说:“经过4次变轨控制与两次定点捕获,我们最终引导卫星进入了它的工作轨道。” 4月20日深夜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7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 2016 年7 月,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公布了第20 版《卫星产业状况年度报告》。该报告由美国布莱斯空间技术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完成。报告中有关2016 年的产业数据是将调查所得的***息经过独立分析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