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卫星
此次发射成功后,SpaceX在轨运行的数量已达597颗。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美东时间8月7日星期五上午利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并部署第十批星链卫星(Starlink),其中包括57颗星链卫星和2颗来自运营商BlackSky的微型观测卫星。 这是SpaceX自2019年以来第10次执行星链卫星发射任务
据日本《产经新闻》21日报道,号称日本版GPS的“准天顶”卫星系统的第2颗“指路”卫星将于6月1日发射。第3和第4颗卫星也将于年内发射,这意味着明年“准天顶”卫星系统将全面运行。这不仅可以使日本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而且将使卫星定位精度进一步提升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0日消息,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SpaceX已将向太空轨道送入480多颗Starlink卫星。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雷帝触网,作者:乐天。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剧:过去5年已将海平面抬升3mm 据《Nature(自然)》刊登的研究文章,来自42家国际组织的80多位研究院公布了发现,在2012到2017年,南极洲冰盖每年都会损失2190亿吨冰,这个融冰速度是2012年之前的3倍。 因为1992年到2017年的冰盖损失,全球海平面因此抬升了7.6mm,其中40%的增长(大约3mm)都发生在过去5年间。 本次研究的技术支撑是24颗卫星对南极冰盖的分析数据汇总而来,虽然专家很多,但大伙儿最终达成了共识
长征七号满足发射货运飞船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等需求;长征九号是我国未来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长征十一号让商业卫星发射更高效、更实惠……记者日前蹲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与火箭设计者们面对面,采访了解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需求和未来载人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长远需求,全新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多个载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太空
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20日消息,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 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二十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该卫星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这种包括三种不同类型轨道卫星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将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电 (郭超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18日在福州表示,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已实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一步“太极一号”的基础上,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当天,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开幕式。吴岳良在会上做题为《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与“太极一号”卫星技术验证结果――“太极一号”迈出奠基性的第一步》的主旨报告
北京时间9月25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美国宇航局最年轻的月球探测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自2009年6月发射升空,开始执行探月任务以来,已经传回地球大量宝贵数据。下面是它已经获得的十个最酷的新发现。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水
新华社上海5月23日电(记者李国利、陈曦)记者从23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了解到,我国计划今年下半年发射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第八届年会以“定位,万物互联”为主题,通过举办高端论坛、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和特色活动,全方位展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世界各大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