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
通过分析NASA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最近的观察结果,发现了海平面的变化与洋流循环之间的关系。 该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上,研究结果表明2003到2012年,地球上的一些大洋盆地在变小,而另一些则在变大。改变的洋流模式使得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每十年上升1.9厘米,同时南大西洋、北冰洋和南印度洋的海平面也在升高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剧:过去5年已将海平面抬升3mm 据《Nature(自然)》刊登的研究文章,来自42家国际组织的80多位研究院公布了发现,在2012到2017年,南极洲冰盖每年都会损失2190亿吨冰,这个融冰速度是2012年之前的3倍。 因为1992年到2017年的冰盖损失,全球海平面因此抬升了7.6mm,其中40%的增长(大约3mm)都发生在过去5年间。 本次研究的技术支撑是24颗卫星对南极冰盖的分析数据汇总而来,虽然专家很多,但大伙儿最终达成了共识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研究指出,无论在哪种气候变暖预测情景下,格陵兰冰盖的整体冰损失加上降水量、冰流排放和融水径流的增加都将使海平面至少上升274毫米。 该研究论文称,1980年代,因冰面融化径流和冰流量,格陵兰冰盖失去的冰开始多过因降水而凝结的冰,致使格陵兰冰盖出现冰预算赤字。然而,由于现有模型对土地、大气和海洋边界的测量数据不够精确,研究人员无法准确预测格陵兰岛会如何响应气候变化,而这种响应对未来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
大名鼎鼎的Vivienne Westwood向我们转达了地球的呼声“我要融化了!”,这位时尚大师对气候的变化让人不由心生敬意。西太后声称本季的灵感来自于David Attenborough的自然纪录片“冷冻星球”(诉说极地冰盖是如何快速消失)。这让她想起20世纪早期人类对极地地区的探索,都市中的绅士们并不了解极地气候
简要描述:地表水水质检测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水质检测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体,主要有河流、湖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
南极大陆以大风、极寒闻名,其最低气温可达-89.2℃,风速可达100m/s,是著名的人类不可接近之地。同时受到极夜的影响,在南极开展自动观测非常困难,仅有极少数国家可以实现南极天气现象的长期自动持续观测,所获数据极其宝贵。因此,在我国早期考察中,全部采用国际合作的方式开展气象自动观测,限制了我们在南极考察和研究能力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位于地球两极地区的南极和北极,一直被视为是未来人类最后的“宝藏”,不仅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给炎热的夏季降温,还冰封着大量纯净淡水,将水变成厚厚的冰盖,南北极冰盖对地球生命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失效,南北极冰盖正在分崩离析,南极时常出现20℃以上高温,而北极更是出现了离谱高度-38℃,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冰川不融化几乎是事不可能的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有大型冰山从南极冰架上崩塌。 真的是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从2019年的开始,美国宇航局和欧航局的侦查卫星就一直在注意位于南极洲西北方向的布鲁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因为布鲁特冰架存在一条不小裂缝,并且裂缝在逐步变大,似乎有崩塌的趋势
随着气温回升,青海湖大面积解冻。从现在起到5月,青海湖的鸟类也进入游荡期,预计将有220多种、数万只鸟儿陆续飞回青海湖。 据介绍,青海湖每年冬至前后进入封冻期
地球冰川在21世纪将如何演变?这一问题决定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对全球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近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新研究中,法国图卢兹空间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研究实验室领衔的国际团队揭示了比之前预测的更大的冰川质量损失,全球温度升高与冰川质量损失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根据该团队的研究,至本世纪末,地球全部215000座冰川(格陵兰和南极冰盖除外)的质量与2015年相比可能减少26%至41%
冰封亿万年的北极冰盖唤醒了沉睡的未知病毒拉开末日丧尸时代的序幕。宁玉本是一线抗争丧尸病毒的护士却因为隔离区的意外成为最先感染异种并获得异能的人之一她原本毫不起眼的人生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倒在时代的车轮之前——活下去或者被碾压?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活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