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
记者10月15日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于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这将是“雪龙”号首次到访天津,在天津期间将向公众开放。 据悉,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有219名考察队员,将执行“一船三站”的科学考察任务。其中,长城站度夏科学考察任务共13项,包括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南极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研究、南极地衣菌藻研究、长城站浮游生物调查等;中山站度夏科学考察任务包括艾默里冰架野外调查、达尔克冰川动力学研究、拉斯曼丘陵典型湖泊研究、极地机器人系统现场考察等6项
根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11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通过构建百年来的数据,发现南极降雪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减缓了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这一发现凸显了南极冰盖在调节海平面的长、短期变化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较温暖的海水占据了较大的空间,且冰川和冰盖的融化加剧,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检测、水质监测、水质分析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云浮水质检测、云浮水质分析、云浮水质监测的市场需求产生。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
据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3日发表的一项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早期火星的峡谷可能正是在大量冰盖下方形成的。该结果推翻了此前“火星早期温暖潮湿”的判断,有助于消除早期火星的气候地质证据与模拟之间的不一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人类送往火星的计划表已经填好,在这一时刻到来之前,人们希望对火星的了解越清晰越好
中新网2月13日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大约13万年前发生的海平面急剧上升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所致。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一项全面的国际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冰盖的融化在上一次间冰期(从129000年前开始,持续了大约13000年)是活跃的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食物链中南极带企鹅的数量急剧下降。 新华网北京2月11日电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气候变化对边远地区影响的科学家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南极洲西部的帽带企鹅数量下降了77%。照片:企鹅帽带
ledong乐动体育网页登录(中国)责任有限公司-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南极崩塌了!一块1270平方公里的冰山掉落大海,有什么影响? 位于地球两极地区的南极和北极,一直被视为是未来人类最后的“宝藏”,不仅对全球气候起到调节作用,给炎热的夏季降温,还冰封着大量纯净淡水,将水变成厚厚的冰盖,南北极冰盖对地球生命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失效,南北极冰盖正在分崩离析,南极时常出现20℃以上高温,而北极更是出现了离谱高度-38℃,在这种情况下,南北冰川不融化几乎是事不可能的事件,最让人担忧的是,有大型冰山从南极冰架上崩塌。 真的是越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从2019年的开始,美国宇航局和欧航局的侦查卫星就一直在注意位于南极洲西北方向的布鲁特冰架(Brunt Ice Shelf),因为布鲁特冰架存在一条不小裂缝,并且裂缝在逐步变大,似乎有崩塌的趋势
白鲸Beluga whale,是北极和亚北极鲸类,和独角鲸是独角鲸科的2种动物,这种白色颜色是唯一的海洋哺乳动物(其实白鲸变白的过程快,独角鲸要到年老之后会变白,退掉深色,小幼崽的时候都不是白色的)。白鲸包括全白色皮肤和没有背鳍,它在头部前方有一个独特的突起,里面有一个回声定位器官,很容易识别。 白鲸的体型介于海豚和真鲸之间,雄性长到5.5米(18英尺),重达1600公斤(3530磅)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新奥勒松是北极科考的国际基地图为新奥勒松的主要街道,各建筑物为各国考察站和后勤保障设施。 匆忙准备行装,又是一次远行。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中国北极黄河考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