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景观
本书为“流动的世界”易伊莲个展之展览专辑,展览由安卓艺术主办,2011年8月27日至9月18日于安卓艺术(台北市大安区新生南路三段16-1号)展出。本书在2011年8月出版,收录马来西亚艺术家 易伊莲于2007-2011年间之创作,总共数十件精选作品。 伊莲的创作语汇相当广阔, 流行文化、都市景观和日常生活皆为其取材对象与灵感来源, 而她透过摄影、电影和装置媒材的运用, 在传统文化和新媒材的对话中不断考掘与思索, 以兼具诗意、乡愁与幽默的视觉图像爬梳东南亚海域里复杂交错的文化景观, 以一种女性的独特视角和手法回应区域内向来由男性主宰的历史
占地约16公顷的罗东林业文化园区,原为太平山林场之制材、贮木作业等业务的办公厅舍原址。 2009年6月30日荒废多时的园区以文化园区的形式重新开放,并于2012年被宜兰县政府公告为文化景观,大大活化了这片见证历史的百年林业。 天主教灵医会的神父和修女们从意大利到台湾,落籍罗东后,首先成立了圣母医院,在医院旁搭建一座耶稣圣心堂,开启在罗东的传教志业(罗东圣母医院耶稣圣心堂 )
视频|滨江文脉园亮相 东岸新添“典学长廊” 浦东做了一次尝试:以“文字”为载体,打造了一条纵贯5000年历史的典学长廊,全新的滨江文脉园,正式亮相。滨江文脉园位于浦东友城公园与前滩休闲公园内,结合场地环境,通过景观表达与文化元素融合,在滨江绵延2公里的线性空间内,设置了22个文化景观小品。 (“非凡十年•上海答卷”巡展系列活动 于人民广场地铁站拉开帷幕) 9月29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特别支持的“非凡十年•上海答卷”巡展系列活动在人民广场地铁站音乐角正式启动
福建以“福”命名,“福”文化内涵丰富。为有效推动“福”文化资源创新发展,今年,省财政首次安排5650万元,支持“福”文化品牌建设。 资金主要用于“福”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包括支持开展福建形象“福狮闽闽”塑造推广、“福”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福”文化品牌宣传推介项目;支持全省80个县(市、区)“福”文化景观建设,弘扬各地特色“福”文化;支持“福”文化主题街区、坪水畲乡“福”文化园区等“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福”文化与文创、旅游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
楠梓区宏南宿舍群已登录为文化景观,后续是否扩大登录、纳入后劲宏毅宿舍区,市府文化局上月底召开公听会,征集地方意见。 由于该区域为日本时代日本海军第六料厂之附属眷舍,又有龟型防空洞、战备水井、水协仔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及文物,引起许多地方团体及居民的关心。 该地区在日治时期作为日籍职工居住之用,战后则由中油公司接收,沿用作为厂内员工宿舍,历经不同的时代,不仅具备历史价值,更承载了许多生活记忆
发展规划处(党委研究室、法治建设办公室) 熊鹰荐书:《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推荐书目:《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该书是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本书1999年初次出版,2018年再版,其间受到众多电影研究者、文化研究学者的关注。本书作者戴锦华教授亦认为此书不仅对其学术生涯具有独特意义,更映射着自身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独家记忆”
踔厉奋发七十载,勇毅前行向未来。今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校7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传统、凝聚力量、熔铸情怀、展现气象、传递讯息、营造氛围,3月16日,在校庆倒计时200天之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7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正式上线
本会落实地方创生政策并带动中兴新村发展,建置“地方创生育成村”,提供光华路环境优美,有庭院有客厅的多房间宿舍,改造而成做为进驻场域,协助国内有意投入地方创生之团队驻村发展,推动辅导、募资、奖励与成果推广活动,欢迎民众在春节期间走访蜕变中的中兴新村。 为活络中兴新村区域发展,促使闲置公共空间活化再利用,中兴新村省府日常散策,漫步在光明里巷弄中,回忆著老眷村温暖的人情味,寻找著专属眷村的美味,这些传承记忆的好味道,让每位来访的游客,对中兴新村有更深层与特殊的旅游感受。 中兴新村是生活机能完备的花园城市,鸟语花香,又带着年代感及文化艺术的氛围,值得民众春节期间到此一游,享受美食及景点,包括:亲情公园、儿童公园、邮票墙、小兴苑、中兴会堂,都是亲子同游的好地方
【榕树学堂讯(Banyan tree school Newspaper)】 环境权的实现,有赖我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识与探索,如未经探索与认识,又如何谈到保护呢? 基于此理念,榕树学堂讯继【生态报导】(103年1月到105年7月)后,推出《文化景观篇》及《生态飨宴-剪辑专刊》。 景观飨宴(今日好心情),主要是在106年7月20日至106年10月1日,所记录之八里晨曦及八里落日中,择其精华,剪辑而成。 并取名《今日好心情》,期待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并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新加坡4月4日电,对新加坡人而言,小贩中心不仅是吃饭的地方,还是聚会休闲、联络感情的场所,堪称新加坡人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大食堂”和“公共客厅”。一项名为“我们的小贩中心”的文化行动4日在新加坡正式启动,该行动将为新加坡40多个小贩中心增添描绘小贩中心的艺术壁画,美化小贩中心周边环境。 “我们的小贩中心”这一行动由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和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发起,已有70多家学校、机构和艺术家参与,该行动旨在增进公众对小贩中心社会文化价值的了解,保护这一社会文化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