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严
本计划以“质疑性设计”作为艺术实践的方法来介入社会 ,以保存新竹日本海军第六燃料厂遗址为实践的场域,借由艺术家、参与者进行“质疑性设计”作品制作来引发思考,再透过发表为手段,希冀能有效提升对此特定议题的传播,经由提问、讨论、沟通来让众人参与,并为六燃二战遗址的历史进行书写、探讨历史与遗址的保存议题。“质疑性设计”是对特定议题进行观察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提问,透过艺术制作,于公共空间发表,以提问来吸引众人的参与和对话。“质疑性设计”的实践,本身可被视为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方法与社会批判行动
杨茂林崛起于狂飙的1980年代,堪称台湾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创作初期,他突破禁忌,挑衅政治的、社会的权威,展现强烈的批判态度。充满张力、令人振奋的绘画风格,以及耸动的视觉意象,微妙的对应着1980年代台湾解严前后政治、社会转型的实态
原生民主世代是指台湾解严80后出生的世代。从来到台湾的那一刻起,自始呼吸的就是民主自由的空气,也是现在35岁之前的年轻世代。所以我们用“原生民主”来描述台湾现阶段民主生长的样貌,也是实现会社投入的社会倡议主题之一
1980 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80 年代时,吴天章以油画创作“政治、历史”主题,被誉为台湾艺坛“解严”的第一人。90 年代,以摄影复合媒材为媒介,开启“台客美学”
以台湾人文出版演进为主轴,始自日治时代结合报纸之印刷发行推展启蒙思想与文学创作,逐渐建立台湾自主出版的规模;战后随国府来台的出版界文人,“两大报”、“五小出版社”及各家专业出版带来人文出版的高峰,为台湾人文思潮激荡出丰沛的能量,再至解严后到当代的出版业百花齐放、网络媒体新兴盛况。 特展预计以台湾重要的人文出版事件、代表性出版社/出版人与其成果为核心,铺陈台湾人文出版史面貌,并以文学、哲学、人文思潮之出版社、杂志刊物、报纸副刊等载体为范围,同时介绍出版史上独特而不可忽视的“出版现象”,综合呈现此一议题的时代意义。
赖传鉴是台湾战后“省展”、“台阳展”崛起的实力派油画家。而最难得的是,处在战后政治、教育、文化、语言断层的变局下,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中,他是唯一能以稳健的画刀及文笔独撑一面的本土艺术家。由于战前赖传鉴以“讲义录”学习日本学院风绘画,战后初期又跟随本土第一代画家习画,因而承继了台湾绘画“现代化”第一波的系脉,故被美术史家称为本土第三代西画家
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 我命由我不由天。机在目
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 我命由我不由天。机在目
“日本画是不是中国画”,“日本画与中国画的关系”,当这些讨论仍在进行时,日本画早已传入二岸,在台湾、大陆快速发展,相当程度的涉入了中国画的领域。 由于近代中国、日本二国复杂的历史情仇。使得中国人难以客观理性的视野看待日本画,在日本画与中国画之间的讨论失去了焦点,如何摆脱这种外界干扰,成了日本画在二岸存在的首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