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5日披露的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蓝图引人关注。 根据有关规划,集团将实施重大战略转型,到2015年,全力构建完成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 。届时,一个创新、开放、融合的航天科技工业崭新体系,以及一个国际一流的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将步入世界的视野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注册资本16000.5万元,于2018年9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天奥电子,股票代码:002935。公司从事时间频率产品、北斗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拥有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时间频率企业,拥有完整的时间频率产品线,具备时频系统集成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时频解决方案
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远望六号第二艘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12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远望6号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将于今年下半年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最新远望6号与远望5号航天测量船构成了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新一代“姊妹船” 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二艘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12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没有有关俄罗斯和中国在太空领域合作程度的信息,指责北京的太空计划不透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没有有关俄罗斯和中国在太空领域合作程度的信息,指责北京的太空计划不透明。 尼尔森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说:“我们不知道俄罗斯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程度
2、工作时必须精力集中,严禁酒后开车; 3、开车前和被吊物体移动范围内有人时,必须鸣号; 4、操作中,禁止用安全装置停车; 5、多级指挥时,司机只听从专人指令;但当任何人发出危险信号时,司机应立即停车; 6、吊运过程中,被吊物在无阻档情况下应离地0.5米, 越过地面上放置的设备或其他物体时,应高于地面设备或其他物体0.5米以上; 7、发现被吊物上有浮放物或站人时,应拒绝起吊; 8、被吊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量时,吊运前应先检查制动器,并用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吊运; 9、吊车在运行时,不得进行检查和维修; 10、上下驾驶室应双手拉好扶手栏杆,使用电梯时不能超载; 11、当司机在操作中突然遇到断电时操作手柄必须回到零位; 12、吊车上有两人操作时, 启动吊车和离开工作岗位都必须通知对方; 1.小吊车作业时,应有足够的工作场地和作业空间,吊车起重臂起落及上车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 2.小吊车起重作业前,必须对吊车工作场地周围环境、行车路线、架空电线、建筑物及吊车所吊运物件质量和分布情况作全面了解,作到心中有数。 3.小吊车操作人员在进行吊车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鸣笛示意
为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冬季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第十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11月26日下午,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李庄中队中队长谢继磊带领执勤交警走进商丘梁园收费站,开展交通安全进单位宣传活动。 活动中,宣传民警重点围绕酒驾、醉驾、疲劳驾驶、超员、超速、货车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特别针对摩托车、电动车安全行车应遵守的交通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宣传,告知收费站工作人员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逆行、随意调头、不按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的危害。 本次宣传活动通过列举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单位职工文明守法,平安回家,为营造平安、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夯实了基础
因应5G应用兴起,以及中美贸易与COVID-19的供应链破口,国产无人载具的应用商机渐露曙光,在政府资源及法人科专成果的推波助澜下,近期国内已可见自驾车进入载人试营运阶段,AMR(无人搬运车)产业也发展出可替代中美进口的国产整机解决方案,可应用于5G智慧工厂、医疗照护等场域。然而,各家业者高客制化下的技术软硬件规格互通性、关键零组件的自主开发可行性(例如Lidar、3D感测镜头)、场域扩建及商转的营运困难点、法规伴随科技的与时俱进等众多议题,仍有待产业各界共同交流协商。 故,台湾云协拟订于110年3月30日(星期二)下午2时假台湾云协举办“自驾车及AMR产业促进交流会”,期借此交流茶会,与产官学研各界供需方共同商讨技术国产化及互通性挑战、法规管理政策建言及应用整合商机实践
王小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多年来他致力于雷达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他谋划和 推进 了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提出预警机代际划分概念以及我国下一代预警机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为我国 预警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全面部署,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顽强拼搏、贡献才智
2016年4月21日上午,公司工会、团委组织工会及团干部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进行参观,感悟航天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上午10时,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同比例的卫星,这不禁将大家的记忆带回到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在载人飞行器实物面前,大家近距离观察了人造卫星、发射器、地面站系统。展览馆陈列了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一号、神舟九号的研发历程,在讲解人员的详细介绍下,大家了解到我国最新的空间技术研究取得的成就,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自豪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