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心
问:师父,请问十念就能往生,那平时还要多念佛吗?念佛念得多对于我们又有什么利益?是减少烦恼、内心光明,还是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有什么上下品的区别呢? 常敏法师: 一念、十念、上至百千亿声念佛,都是佛愿所催促,是南无阿弥陀佛慈悲光明摄取不舍。念佛就是随顺佛的愿心,随顺弥陀的慈悲救度。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净无为涅槃界,彼国菩萨没有差别之相
问:讲信心真的很难,如果只劝人念佛,不谈信心,是不是更慈悲? 常敏法师:不谈信心,怎么劝人念佛?信心和念佛本是一体的,都是弥陀本愿力所成就。信心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不能救你,我誓不成佛”,这就是信心,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保证,救度众生的信心
问:学佛要相应才能成就,是不是我们和阿弥陀佛的愿心最相应,所以我们能往生? 常敏法师:诸佛的愿心不一样,你要与之相应才能得到利益。阿弥陀佛以其广大的悲心对待我们,如母视子,又远远甚于父母念子。他对十方众生是无条件地救度,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摄受众生往生净土
骑车上班途中看见不远处有一群麻雀,本以为它们是在觅食,直到靠近,麻雀群飞走之后,赫然发现地上有一只死掉的小麻雀。看样子,应该是不久前才被车碾过,因为它的羽毛尚称完整。 想来,这群麻雀看到朋友突然遭逢不测,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也不忍离弃
于随顺、心平、心定之中,面对外在之变; 于随缘、自在、不动之中,面对外境之转。 因悲悯众生疾苦难当,而精进面对诸考, 将再有考,直至信心坚定不移,通过此考。 将再有考,直至愿心不移,通过此考
【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
问:师父,我们临命终时,是怎样舍掉身体往生的啊? 常敏法师;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名念佛之时,现时就获得弥陀慈悲愿心的救度,获得往生利益。临命终时,我们的肉身就像地震中倒塌的建筑一样,全部散坏掉了。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通通散坏,唯有南无阿弥陀佛常随我们,在我们心中显现出来,接引我们往生净土
虽念佛仍然贪瞋重,是否没有机法深信? 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为什么有人念佛却没有往生? 善导大师有提倡“睡前发愿见佛文”吗? 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只要发起一念愿生之心,当下往生决定。请问,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答: 昙鸾大师所说的“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这个“愿往生”是真的愿往生,也就是所谓的“克念愿生”。 善导大师解释六字名号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备受国人重视的中元节即将到来,倡导维系教孝传统的法鼓山,将于此期间在全台及海外分寺院,举行孝亲报恩法会;法鼓山也劝请社会大众,在传递感恩心意的同时,一起来学习守护环境、爱惜资源,把中元节知恩报恩的精神、利人利己的善念,遍及至地球上每个生命共同体,用心安迎来平安、成就祝福。 法鼓山各分寺院于中元节期间,主要是以《地藏经》、《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作为法会共修项目。顾及民众生活习惯及需求,举办时程大多选在周末,或为期一周以上,便于民众得以全程精进修行,或是就近随喜参与
仁清法师:文化程度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吗? 仁清法师:文化程度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吗? 问:不识字念佛号能消除业障和往生吗? 答:我们现在一般的学人都是通过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修净土法门的。记住,我们即使不识字,念阿弥陀佛 问:不识字念佛号能消除业障和往生吗? 答:我们现在一般的学人都是通过念阿弥陀佛求往生西方,也就是说,我们都是修净土法门的。记住,我们即使不识字,念阿弥陀佛求往生,保持足够的信心,临终正念不失,也绝对能够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