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
spContent=“离散结构”或“离散数学”被称为“计算机的数学”,作为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引导学习者主动发现,积极探索,学以致用。课程资源丰富,包括各类案例和真题,可以满足广大学习者的需求
其实有一点点拖沓,难点讲的不是特别清楚(可能个人理解问题),然后不是难点的地方又有时候感觉啰嗦了点。 老师上课没有什么经验,很多方面都讲的不足。 3.上课太枯燥了
社会化媒体中蕴含着海量的实体、实体间关系(如旅游景区中的景点、新闻语料中的实体),这使得层次分类学结构(Taxonomy)不仅成为一个文本语料库语义分析的基本任务,也是信息过滤、推荐系统等应用的重要环节。已有的研究通常是基于一定的模式来提取实体间的上下层级关系。然而,将(实体的)术语作为一个分类结构上的独立节点,会忽略局部位置关系和语义相关性
2011年7月24日至28日 组织东海岸之旅。 25日下午于吉兰丹中华独中举办举办“陈嘉庚普及科学/人文社科系列讲座”,由曾宪园女士主持,林忠强博士和陈鼎贤博士分别主讲“数学漫游—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谈起”和“基因—讲述生命的故事”。 2011年9月20日至26日 组织越南河内文化之旅
(1)微分方程科研团队。研究方向包括神经网络系统同步稳定性及控制研究、微分方程解的动力学性态、右端不连续微分方程、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问题等领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2)数值计算与运筹学科研团队
本课程的 教学内容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等三个部分。这些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有哪些计算装置?它们的能力如何? (2)什么是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计算的?(3)什么是有效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有效计算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 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录像片段(每段录像8-20分钟,内含1-2个测验问题),教学录像之外的书面作业,以及(必须参加的)期末考试
无向图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最经典也是最基础的问题之一。本题我们考虑一个有 \(n\) 个结点的无向图 \(G\)。 每一条边的边权是非负实数,但我们并不知道每一条边的具体边权
拆点是一种图论建模思想,常用于 网络流,用来处理 点权或者点的流量限制 的问题,也常用于 分层图。 如果把结点转化成边,那么这个问题就可以套板子解决了。 我们考虑把有流量限制的结点转化成这样一种形式:由两个结点 和一条边 组成的部分
正如孪生素数是指差等于2的两个素数,三胞胎素数是指三个连续素数,使得其中最大的一个减去最小一个的差不超过6。事实上,除了最小的两组三胞胎素数:(2 3 5) 和 (3 5 7),其它的三胞胎素数都是相差达到6的三元数组。除了以上两个特例以外,三胞胎素数分为两类: 当素数p 大于3时,可以证明形同 p p + 2 p + 4 {\displaystyle pp+2p+4} 的数组不可能是三胞胎素数[1]
渡河问题(英语:river crossing problem)是著名的益智游戏,是在一些限制下的组合问题求最短路径的解。网络上有许多以动态游戏的方式呈现这些渡河问题,常使用图论(graph theory)来表示与解决渡河问题。以图(graph)表式解决渡河问题的过程,以节点(node)表示状态,以边(edge)表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