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计算性
本课程的 教学内容包括: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可计算性理论、计算复杂性理论等三个部分。这些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有哪些计算装置?它们的能力如何? (2)什么是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计算的?(3)什么是有效计算?哪些问题是(不)可有效计算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理论的基础知 识,掌握有效计算的概念。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录像片段(每段录像8-20分钟,内含1-2个测验问题),教学录像之外的书面作业,以及(必须参加的)期末考试
主讲人:王建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信息安全,主持(参加)国家攀登计划课题、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软件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CS)是一门研究计算机和可计算系统的学科,包括它们的理论、BOB体官网手机版、开发和应用技术.该学科的研究课题包括计算机程序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可计算性),如何使程序更高效地实行特定任务(算法和复杂性理论),程序如何存取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程序如何显得更具有智能(人工智能),人类如何与计算机沟通(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等。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从计算理论和算法基础到机器人开发、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生物信息等,其主要工作可概括为: (1)寻找求解可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数据库中存放信息、在网络上传送数据、显示图像等的**可能途径
广泛存在于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早期计算,包括: 基本运算法则的抽象,伴随着基本运算经验的积累而出现。 这个时期,计算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酝酿出了古希腊的演绎抽象成就。 这个世界是可度量的,大体上,是“这个世界是可理解的”一个子集,还大体等于“这个世界是可计算的”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理事,中国电影美术学会虚拟空间专委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与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联合培养博士,分别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波士顿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
1.“语义网原型构建方法研究”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基金; 2.“基于知网对话题句识别研究”,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面上项目; 参与项目: 1.“汉语词汇语义的可计算性及其消歧方法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B类重点项目; 2.“基于主题图的学科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 4.“Web 信息抽取模型与算法的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 5.“基于语义分析的汉语文本错误自动侦测与纠错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基于广义话题的汉语篇章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蒋玉茹,宋柔. 话题句识别中候选话题句评估函数的优化.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