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quencing
RNA 上的adenosine 被ADAR 基因家族转换成 inosine (A-to-I),是人类最常见的RNA 编辑 (editing) 类型,逐渐被认为是调控RNA 功能以及产生蛋白质多样性的分子机制。不同研究均显示A-to-I 编辑 在人类疾病(例如:癌症和神经疾病) 扮演了相当的角色,有学者观察到肿瘤与同组织的正常细胞有显 著不同的A-to-I 编辑程度,此程度的改变与癌症发展和药物敏感性相关,此外,比较不同癌症类型 的肿瘤后也发现到相异的编辑模式。虽然ADAR 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能解释部分A-to-I 编辑程度的 变化,却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的差异,显示除了ADAR 基因家族,尚有未被发现的调控因子
mNGS(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准确率高、病原体覆盖广等特点,已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可以提高临床病原学诊断率。 杰毅生物通过多年的试剂研发,相继推出去宿主试剂盒、DNA/RNA 抽提建库试剂盒和 NGS 文库定量试剂盒。 杰毅生物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专注于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创新科技企业
提供针对三种情况的检测服务:出生缺陷、疑难病或罕见病、家族遗传病。 人体外显子组(Exome)约占全基因组的1%,却包含约85%导致已知疾病的突变。全外显子组测序 (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是利用探针杂交富集外显子区域的DNA序列,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与蛋白质功能变异相关遗传突变的技术手段
10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 研究员实验室的最新成果“Transcriptional Pause Release Is a Rate-Limiting Step in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该研究发现在体细胞重编程后期, RNA聚合酶 II在多能性基因上处于“暂停”状态,通过分子水平调节RNA聚合酶II从“暂停”到“延伸”状态的转变能显著加速重编程进程。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建立不仅极大推动了再生医学的发展,同时也为细胞命运转变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模型
RNA 上的adenosine 被ADAR 基因家族转换成 inosine (A-to-I),是人类最常见的RNA 编辑 (editing) 类型,逐渐被认为是调控RNA 功能以及产生蛋白质多样性的分子机制。不同研究均显示A-to-I 编辑 在人类疾病(例如:癌症和神经疾病) 扮演了相当的角色,有学者观察到肿瘤与同组织的正常细胞有显 著不同的A-to-I 编辑程度,此程度的改变与癌症发展和药物敏感性相关,此外,比较不同癌症类型 的肿瘤后也发现到相异的编辑模式。虽然ADAR 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能解释部分A-to-I 编辑程度的 变化,却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的差异,显示除了ADAR 基因家族,尚有未被发现的调控因子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2019年4月13日至17日,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李玉洁研究员和陈利娜博士赴荷兰参加第29届欧洲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大会。 会议由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主办,该学术年会是公认的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控制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本次大会主题演讲围绕抗菌新药的研发、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抗病毒药物新药的研发、作用机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诊断寄生虫学、抗寄生虫药敏感性和耐药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等几个专题,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交流
2019年4月13日至17日,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李玉洁研究员和陈利娜博士赴荷兰参加第29届欧洲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大会。 会议由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主办,该学术年会是公认的感染性疾病和感染控制领域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本次大会主题演讲围绕抗菌新药的研发、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抗病毒药物新药的研发、作用机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诊断寄生虫学、抗寄生虫药敏感性和耐药性、寄生虫病流行病学等几个专题,来自欧洲、美国、中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