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院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5月14日20时,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 )对外公布2018年62名新成员名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裴端卿作为中国科学家入选为新的外籍成员——这是中国第9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此次入选名单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此前,我国已有8位科学家入选EMBO成员,分别是2006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杨焕明、2013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李家洋和中科院院士施一公、2014年入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2015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2016年入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吴虹。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是国际生物医学界著名的非官方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德国海德堡,目前有1800多位顶尖研究人员,其中有87位成员曾获得诺贝尔奖
Elsevier-SD全文数据库由Elsevier公司出版,它集成了图书、期刊等资源,收录了24个学科领域的800多万篇全文(包括在编文章),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技术及社会科学等。 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版商为John Wiley & Sons出版公司,该数据库收录了1500多种高质量学术期刊,学科领域涉及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以及医学和护理等学科范围。中科院集团根据成员单位使用情况和试用数据,选择性订购了其中的STM类电子期刊全文
3年投入1千亿 阿里“达摩院”要做啥? 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达摩院”,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未来3年内,阿里巴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什么? 阿里巴巴达摩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希望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力量,成为“中国人创办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通过科学技术,弥合世界的技术落差,为世界创造更多平等机会,帮助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
吉 尔伯特·斯特朗教授(Gilbert Strang)出生于1934年11月27日,195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赴牛津大学并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 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是美国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在有限元理论、变分法、小波分析及线性代数方面均有所建树。 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 数学家,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获得过无数奖项和荣誉
本报讯(记者黄辛)近日,美国汤姆森路透—科学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1年度《期刊引用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的影响因子上升为5.546,位居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期刊第5名,跨入该领域190种核心期刊前5%(排名第9),并连续两年在亚洲同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已进入该领域国际顶级期刊行列,这标志着中国植物科学期刊取得新的重要突破。 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的一篇文章认为,我们对于癌症起因的理论需要进行修改了。这篇文章认为,以前人们认为癌症的起源完全是因为一些基因突变引起的,在致癌基因里的突变导致了癌症细胞的出现并开始扩增。然而,最新的研究认为,在正常的组织中,基因突变的细胞还会受到群体的压力选择,因此这种选择压力和突变一起共同决定着癌细胞以及肿瘤的形成
深圳大学是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初举全力创办、国家和教育部大力支持建设的唯一一所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综合性大学。建校36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
以色列当地时间1月13日,2020年沃尔夫奖获奖名单公布,农业奖授予英国植物学家卡洛琳·迪恩(Caroline Dean),以表彰其在植物开花时间控制和春化现象的表观遗传基础上的开创性发现。 卡洛琳·迪恩现年62岁,1982年获得约克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1988年开始在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工作,研究春化现象的分子基础。 春化现象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
12月15日,第四届“复旦-中植科学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复旦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今年的“复旦-中植奖学金”颁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教授、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卢煜明开创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 当天,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们和青年创新人才齐聚一堂,共论全球科技前沿和创新趋势
2012年10月,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20多所优秀大学的校长及副校长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业培训。围绕高校学科创新能力的提升;领导力建设与骨干人才培养和使用;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中长期战略发展等几个主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与当地校长和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 本次培训班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带队,成员为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25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