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院
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AWI)与科比尔卡创新药物开发研究院(KIIDD)于2017年4月10日同日落户我校,是篮球比分 组建的首批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研究院由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教授(Prof. Arieh WARSHEL)领衔牵头,将成为大学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重要里程碑。 阿里耶·瓦谢尔教授(Prof. Arieh WARSHEL)1969年在获以色列威兹曼科学院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荣誉会士、美国南加大化学和生物化学杰出教授和Dana and David Dornsife讲席教授,201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本文摘要:1月8日,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得知,该校引入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团队”获批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沦为青岛市首批引入的2个顶尖人才团队之一,将取得1亿元财政综合资助。据报,“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团队”由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引入,团队带头人戴宏杰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终生荣誉教授、国际碳纳米研究领域领军人物,在石墨负极材料的铝离子电池研究上超过世界领先水平。 1月8日,记者从山东科技大学得知,该校引入的“铝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团队”获批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沦为青岛市首批引入的2个顶尖人才团队之一,将取得1亿元财政综合资助
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会见了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就在深圳合作建设脑科学重大基础设施、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双方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在脑解析与脑模拟、类脑产业发展、生物制药等领域研究合作,共同推进相关重大科技设施、研究机构建设,吸引更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圳开展前沿研究,不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扩大创新的源头活水,助力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叶玉如,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德西蒙,德国科学院院士尼可斯·罗格塞塔斯,以及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虎,市委常委、秘书长郭永航,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建华等参加了会见
Elsevier-SD全文数据库由Elsevier公司出版,它集成了图书、期刊等资源,收录了24个学科领域的800多万篇全文(包括在编文章),覆盖的学科范围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技术及社会科学等。 Wiley-Blackwel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出版商为John Wiley & Sons出版公司,该数据库收录了1500多种高质量学术期刊,学科领域涉及人文社科、科学技术以及医学和护理等学科范围。中科院集团根据成员单位使用情况和试用数据,选择性订购了其中的STM类电子期刊全文
植物科学与技术系创建于2014年,隶属于欧博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欧博登录入口(中国)有限公司,开设“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该专业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育精英人才的需要,与由美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等国内外一流学者组成的学校海峡联合研究院的基因组与生物技术、植物免疫等研究中心联合开设的专业。2020年“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植物科学与技术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力量强、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9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次,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次,国家和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各1人次,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物1人次
根据近日ISI发布的201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影响因子为4.296,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的18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首次进入前8%,在亚洲所有植物科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 影响因子是期刊定量评价的重要工具。自1975年开始,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每年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其所收录期刊的引证报告,将期刊按引证的频次和影响来划分等级
本人从事计算生物及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生物学中的难题,利用统计方法解释生物学中的有趣现象,重点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至今已共发表SCI期刊论文31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6篇,包括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影响因子: 9.412),生物学领域的Top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 (影响因子: 11.501,3篇) Nat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影响因子: 10.717),Science 子刊Science Signaling(Top期刊,影响因子: 7.359)等上的科研论文。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论文共被引近千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50余次
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Gilbert Strang)出生于1934年11月27日,195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赴牛津大学并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是美国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在有限元理论、变分法、小波分析及线性代数方面均有所建树。 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数学家,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获得过无数奖项和荣誉
文小刚,凝聚态理论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终身教授、格林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1982 年他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物理专业,赴普林斯顿大学读研。文小刚在博士期间研究高能物理超弦理论,师从爱德华·威滕(E·Witten)
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Gilbert Strang)出生于1934年11月27日,195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赴牛津大学并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是美国享有盛誉的数学家,在有限元理论、变分法、小波分析及线性代数方面均有所建树。 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数学家,吉尔伯特·斯特朗教授获得过无数奖项和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