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汤
合记 魩仔鱼煎(しらすオムレツ) 魩仔鱼是枋寮乡的名产,用新鲜魩仔鱼加上鸡蛋、面粉、葱、姜做成的魩仔鱼煎,则是枋寮乡才有的特殊小吃,早期渔民将魩仔鱼捕获后直接煮熟,再分箱冷冻贩售到全国各地,并没有加工做成小吃,渔民的女儿陈玉合灵机一动,以魩仔鱼为主要食材混入面粉等再煎成饼状,让渔民既能吃到自己捕捞到的鲜鱼,又能填饱肚子,没想到大受欢迎,于是魩仔鱼煎就成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到枋寮渔港的民众不忘叫个魩仔鱼煎再配个肉羹或鱼丸汤,美味好吃的滋味让人印象深刻。经营十余年来除了魩仔鱼煎外,还兼卖各种鱼产品,每到假日时人潮不断,而魩仔鱼煎重视的是新鲜和原味的食材,料理很方式简单,人人都可以做的出来。
安小耶现在正在台湾,这几天玩得很开心觉得台湾人好热情。 星期四晚上到了台南,我看错了地图,以为火车站就是地铁站呢,结果在做计程车的时候,司机告诉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很远,应该坐火车之后再坐计程车比较便宜,他说:”我们走一条近路吧这样就好一点。”一路上还跟我介绍这是台湾的什么什么地方再过去就是安平古堡啦,我其实困了,他这样介绍我又打起精神了,真的很热情
【台南传统市场懒人包】在地人带路!精选台南6间必逛市场,隐藏版小吃大搜罗~ 菜市场不只是妈妈、阿嬷们采买食材、拜拜用品的好地方,市场里头还隐藏着各类美食小吃!这个中的好滋味,通常只有行家懂~这边奉上台南6间必逛的传统市场,鸭母寮市场、延平市场、东菜市、水仙宫市场、永乐市场、康乐市场…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隐藏版的经典小吃吧~ 台南小吃推荐-原鸭母寮市场的菜、肉粽、香菇肉羹,搬到这里啦! 在忠义路三段,下土地庙斜对面,有间鸡肉饭、香菇肉羹,斜对面有间古早味肉燥饭、鱼丸汤,这两间都是在地人的秘店,肉羹原本位在鸭母寮菜市场内,后来搬出到这里。
台北的深夜庶民司机食堂之一,若是在台北西区一带的话,这间位于民生西路上的阿桐阿宝四神汤,是越夜越发热闹。虽说离宁夏夜市有一段距离,但冲着经典的油饭、鱼丸汤和四神汤,就值得周末的晚上来品尝一番。 店内座位约25位左右(两个店面)
猪肠冬粉的福州鱼丸汤,让人一口接一口。(叶德正摄) 位于板桥区运路的猪肠冬粉已是在地老店,店内除了招牌猪肠冬粉,最多人喜爱的商品就是福州鱼丸,店家新鲜现做,不假他人之手,Q弹外皮搭配多汁内馅,除了做成鱼丸汤,还可搭配面、饭、冬粉,想怎么配就怎么配,让人吃得津津有味。 区运路猪肠冬粉是在地经营已久的小吃店,朴实简单店面不起眼,却是周遭许多民众从小吃大的回忆,每到用餐时间,都吸引许多周边邻居与新北市政府员工前来,把小小店面挤得水泄不通,从人潮就能知道店家口味绝对不简单
我在古亭这边工作一晃眼也是3年多,每天中午甚至晚上都要吃东西,也慢慢找到一些有趣的店,加上现在有Nokia N95傍身,可以慢慢把我常去的店写一写分享出来。 这家店是昨天中餐去的,地点在师大的龙泉街上,应该是家新开没多久的店。吃的是类似烧肉饭,一碗分量不多,大约是七十元左右,有点像盖饭,不过却取了一个很炫的店名‘群肉烧肉概念店’ 鱼丸汤里面只有两颗鱼丸,外皮看起来还很像小笼包,皮不厚,很Q,但是只有两颗小鱼丸,还真是少的可怜
秋天,东北风把澎湖茼蒿的香气吹到远方游子的心中!许多澎湖旅外的游子记忆起家乡的美味,总会钟情于澎湖茼蒿这一道独特的滋味,入秋后,总仿佛有一锅热腾腾的茼蒿狗母汤在心中滚烫著!澎湖茼蒿品种有别于台湾市面上常见的品种,叶小枝粗而味道浓郁,据悉澎湖茼蒿源自于日本时期引进的山茼蒿,台北天香回味的茼蒿好像也是同一品种! 2008年家里栽植的茼蒿开在十月下旬第一批收成,最近饭桌上开始有好吃的炒澎湖茼蒿与茼蒿汤,家母最常料理茼蒿的方式为:炒茼蒿,茼蒿狗母鱼丸汤,茼蒿馄饨汤以及茼蒿面线汤,我也很钟爱自家种植的澎湖茼蒿,每年秋天总会期待菜圃内的茼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