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r
含严济慈物理、赵忠尧应用物理等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交流项目;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合办“未来物理学家国际夏令营” 含中法数学英才班(双语教学,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攻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六大、七大等法国高校博士学位)、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办);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交流项目 含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大数据英才班、中国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依托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交流项目;含由华为、腾讯、微软等企业赞助毕业设计项目;含巴黎中央理工-高电工程师学位项目 含杨澄中核工程与核技术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面向等离子体、医学物理、先进光源等方向,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Tokamak热核聚变装置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合作培养项目;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交流项目 含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办);依托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交流项目,与加州理工学院等合办“未来化学国际夏令营” 含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依托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院士工作室、国家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等重要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交流项目
迭代模式:对外提供一个接口,实现顺序访问聚合数据,但是不显示该数据的内部机制。这就是Python中大名鼎鼎的迭代器。 实现迭代模式对于Python来说没有多余的代码,寥寥几行代码足可以实现迭代模式
2008硕士毕业合肥工业大学,2008.5-至今在等离子体所一室主要从事电物理装置的设计与研制,并于2021.11在职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2013在法国ITER总部,负责完成ITER真空室非规则区优化项目;2019年11月在法国ITER总部,统一了矩形波纹管的分析设计方法;工作期间共撰写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4篇,负责撰写分析设计标准一部。共撰写并通过审核,并上传至ITER IDM分析设计报告200多篇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核电不断传出好消息,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站国和一号以及华龙一号华龙一号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目前国际最先进最安全的核电技术之一。 自从人类正式建设核电站以来,核电技术的基础都是核裂变,还有一种更有前途的核电技术——核聚变,它跟核裂变的关系就像是、氢弹那样,后者威力要大得多,只不过氢弹是不可控的核聚变,人类追求的是可控核聚变,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人类真正进入无限能源的时代了。 不过核聚变这么高难度的技术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实际上50多年来都没解决,未来50年能解决也是人类的光荣了
报告摘要:从托卡马克的原理和意义、聚变电站的挑战和难处谈起,介绍国际、我国磁约束聚变的现状。我国参加ITER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弯道超越,以及未来我们要独立自主的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堆(Chinese Fusion Engineering Testing Reactor CFETR)的设计、预研以及应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对策和努力。 报告人简介:李建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博士,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召集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建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高铁技术开始走向海外。其实,除了高铁技术以外,我国在高端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核电技术更是逐渐成为我国的一张“新名片”。而近日,我国参与的核电项目又传来了好消息
12月中旬,美国国会作出决定,拒绝支付早已承诺的在2008年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提供的1.49亿美元的资助。《科学》杂志的文章指出,这一决定让ITER的合作者大为震惊,但不会阻止该项目在2008年的建设。 据《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ITER的官员说,ITER的费用高达120亿美元,美国最近的决定会导致项目经费出现9%的缺口,这是美国第二次退出该项目
当为集合 A 创建迭代器,然后从该集合中移除某些元素,但循环没有停止时,出现 JD.CONCUR。有关详情,请参考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在接下来调用“next”方法时,代码会引发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不能修改正在迭代的对象
近期,纽威核电阀门事业部在全球首个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项目)中获签第一个核级阀门合同。纽威阀门于2019年与该项目合作方签订了长期框架协议,成为此项目唯一一家中国阀门供应商,本次获得的合同是框架协议签订后的首个核级订单,订单范围包含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控制阀、调节阀等品种。 纽威阀门深耕核电领域14年,持有ASME核电阀门一、二、三级认证,并已获得英国辛克立角C项目等多个海外项目业绩,现已成为中国核电阀门出口企业的先行者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中科院托卡马克聚变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现任等离子体所常务副所长、装置总体设计研究室主任,并担任国际能源署聚变能经济、环境安全委员会磁体安全组负责人,美国ASME核聚变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国际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和超导接头专家组成员,安徽省真空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他是ITER超导馈线项目首席技术负责人,主持国家基金委、“863”、“973”及国际合作项目等近20项,近5年发表文章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41篇,其中SCI收录26篇、EI收录13篇,授权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英文专著1部,核聚变工程标准8项。 他曾获得“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以及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