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与复旦大学联合创办。1961年独立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是中国红外、光电技术领域的骨干单位和主要研发单位
含严济慈物理、赵忠尧应用物理等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交流项目;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合办“未来物理学家国际夏令营” 含中法数学英才班(双语教学,优秀毕业生可直接攻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六大、七大等法国高校博士学位)、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办);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交流项目 含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大数据英才班、中国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依托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交流项目;含由华为、腾讯、微软等企业赞助毕业设计项目;含巴黎中央理工-高电工程师学位项目 含杨澄中核工程与核技术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面向等离子体、医学物理、先进光源等方向,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Tokamak热核聚变装置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合作培养项目;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交流项目 含师昌绪材料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合办);依托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交流项目,与加州理工学院等合办“未来化学国际夏令营” 含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依托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院士工作室、国家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等重要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交流项目
北京气象学会原名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分会于1950年7月16日由老一辈气象学家竺可桢、赵九章、涂长望联合发起在北京成立的; 1960年11月,经第8届理事会决定更名为北京市气象学会(1978年改称北京气象学会),挂靠北京市气象局。 北京气象学会从1950年7月16日开始至今,经历了19届理事会。北京气象学会拥有会员1300余名,名誉会员1000余名,2010年12月 17日第9次会员代表大会产生的第19届理事会下设12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科普委员会、天气动力委员会、气候委员会、军事与航空 气象委员会、大气物理委员会、大气探测委员会、气象电子委员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雷电防护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者委员会
张双南,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天文台空间科学部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黑洞、中子星、宇宙学和空间天文。担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伽马暴偏振实验、“慧眼”天文卫星以及若干大型国际合作空间天文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是科技部973项目“黑洞以及其它致密天体物理的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作为我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陶诗言对我国气象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9年8月,陶诗言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在父亲的教导和他自己的努力下,陶诗言成长为一个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含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大数据英才班、中国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依托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交流项目;含由华为、腾讯、微软等企业赞助毕业设计项目;含巴黎中央理工-高电工程师学位项目 含严济慈物理、赵忠尧应用物理等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牛津大学等交流项目;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合办“未来物理学家国际夏令营” 含信息科技英才班、人工智能科技英才班、网络空间科学英才班、中国科大-微软亚洲研究院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未来网络基础设施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等交流项目 含金融学类(智慧金融)、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商务智能)、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统计学类(大数据);含工商管理精英班、中美合作3+X金融与商务英才班(哥伦比亚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FOSTER、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Olin商学院)、统计学和经济类3+X项目(UW-Madison) 含钱学森力学、吴仲华工程热物理、新能源、精密光机电与环境等科技英才班;含学校资助斯坦福大学、日本“樱花计划”等交流项目;为航空航天、力学与先进智能材料设计、智能制造、精密测量、新能源与先进能源材料、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工程科学领域培养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 含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依托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院士工作室、国家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等重要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交流项目
新华网合肥11月16日电(李东标)由中国科大策划推出的微电影《科学的春天》将于11月17日正式首映,以纪念该校首任校长郭沫若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为创办中国科大所作的重要贡献,展现他们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先进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家国情怀。 微电影《科学的春天》以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投身革命为切入点,讲述了他和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新中国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半个多世纪前,郭沫若与钱学森、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率领师生艰苦创业、勇于攀登,确立校训、创作校歌、提出一系列办学方针,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石,把“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文化基因,刻入了一代代中国科大学子的心中
含杨澄中核工程与核技术英才班(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办);面向等离子体、医学物理、先进光源等方向,依托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Tokamak热核聚变装置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进行培养;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合作培养项目;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交流项目 含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依托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院士工作室、国家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等重要平台进行培养,含学校资助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等交流项目 含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办)、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办)、医学英才班,依托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临床研究医院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含学校资助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UCLA等交流项目
10月26日,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开幕,大会揭晓并颁发“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6位科学家分获这两大空间科学奖项。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为首次设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军,分别获得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学奖和技术奖。 常进提出的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探测新方法,已应用于国际探测实践和中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
计算机类(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电子信息类(信息科技英才班)、电子信息类(网络空间科技英才班)、电子信息类(集成电路科技英才班)、力学类(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理论与应用力学(航空航天、力学与先进智能材料设计交叉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制造、精密测量、遥感仪器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热管理、先进能源材料方向)、安全工程(火灾科学、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与管理方向)、核工程类(等离子体物理、医学物理、先进光源方向) 数学类(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物理学类(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化学类(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空间科学与技术(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班)、生物科学类(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材料类、空间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统计学(统计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