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亩
本文摘要:图为:耕地目前,我国耕地发育面积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白土层增厚,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尤其是一些补足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生产量。 粮食安全的显然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
清产核资稳步推进。目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已覆盖全国。按照时间表,2019年基本完成清产核资、2021年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
荣廷昭院士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多途径培育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
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2.96%【千亿国际在线登录】 本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快速增长1.0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减少8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约11.8亿亩,居于世界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沦为全球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最少的国家。 从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初的将近9%,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2%,再行到如今的22.96%,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印证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
2023年笔试前时事政治将以常识的形式融入到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目中。为方便考生阅读,山西公务员考试网将2023年1月23日时政资料(国内+国际)整理发布如下,全面备考2023年山西公务员考试可参考2023年山西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 2023年1月22日电,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05亿亩,超额完成10亿亩阶段性建设目标
央视网消息: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恢复双季稻,今年来双季稻生产形势如何?对恢复双季稻农业农村部有何考虑?在3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进行了解答。他说,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必须稳住稻谷生产,尤其是双季稻面积不能再继续下滑了。 潘文博介绍,早稻和双季晚稻加在一起就是常说的“双季稻”
本文摘要: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董峻)9日召开会议的中共中心政治局会议明年部署经济工作,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应外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确实构成了结构合理、确保有力的农产…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董峻)9日召开会议的中国***中心政治局会议明年经济工作部署,明确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供应外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指出,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确实构成了结构合理、有力的农产品供应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3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共计完成任务2.13亿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十年来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 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实现预期目标。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到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31个省区市,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耕地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国家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密切相关。18亿亩是我国耕地的红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两个“最严格”,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但目前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尽管国家采取了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控措施,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非农建设占用等因素影响,尤其是一些地方违规违法用地屡禁不止,我国耕地数量正逐年减少
中新社郑州2月10日电 为防止耕地“非粮化”,有着“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将持续发力确保种植面积不低于1.6亿亩。 河南省政府网10日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一手抓耕地红线,一手抓粮食种植面积,确保不低于1.6亿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