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
-- 婚后父母出资,登记在己方子女名下,离婚如何分割? 由于按照婚姻法解释二的第22条的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应为个人财产。 实践中,如何认定为对一方的赠与还是对双方的赠与,往往比较难以把握,对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了明确的解答。对于夫妻结婚后,父母出资购买房屋,产证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从社会常理出发.可认定为是明确向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部分出资应认定为个人所有
武某(男)与梁某(女)于2005年11月结婚。次年2月,在检查身体时,武某发现梁某已怀孕。在武某的一再追问下,梁某承认婚后与前男友曾发生性关系并导致怀孕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未婚同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那么,在实践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婚同居行为是否合法呢? 什么是未婚同居? 未婚同居即男女双方以非夫妻名义公开或秘密地共同生活的一种两性关系,该种关系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对于同居双方都没有配偶的同居行为,现行法律不做干涉,一方或双方都有配偶的同居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重婚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未婚同居是否合法,首先要看非婚同居的范围
医疗事故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夫妻的共同的财产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会认为这当然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所以则认为当配偶一方因医疗事故造成死亡时,所得的死亡赔偿金另一方享有继承权。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如下: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如果符合《婚姻法》第17条、《婚姻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归夫妻共同所有。上述法律规定表明:第一,夫妻共同财产取得的法律前提是双方之间存在婚姻法律关系
【探究】关于保证担保的12点新变化——附新旧条文对比!(下)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中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保证担保作为一项债权保障措施,在银行的信贷业务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就《民法典》针对保证担保的新变化,特撰写本文,供参考
同居是两个相爱的人未婚居住在一起,可以随时出于当时人的意愿而终止关系。那么法律保护同居关系吗?同居是不被法律承认的一种行为,同居关系是未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缺乏法律基础的。因此,同居关系得不到法律保护
现行法定结婚年龄及鼓励晚婚晚育的规定已与我国当前的人口发展形势、生育政策等不相适应,建议尽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六条作出以下修改:将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改为“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同时删除“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说起法定婚龄,我国法律还是有不少规定的。 早在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条就曾规定,“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5年4月15日发布) 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利用他人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并使女方受孕后,男方反悔,而女方坚持生出该子女的,不论该子女是否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都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 2.如果夫妻一方所订立的遗嘱中没有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该部分遗嘱内容无效。分割遗产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赡养,主要是指儿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的行为,即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给予物质上的合理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赡养不只局限于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情感上的给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一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子女的义务。 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赡养费的计算
结婚是比较重要的人生大事,有许多人最看重的就是婚礼的形式,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骗婚的新闻,结婚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不仅被骗光了金钱也被骗光了感情,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办理撤销婚姻登记的,下面来和华律网小编了解一下洛阳撤销婚姻登记法律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一条 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